返回

宋时归

关灯
护眼
第二卷 汴梁误 第二十三章 剧本中的变故(八)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火光升腾而起,却是董大郎和甄六臣丢出的火把落在营中帐幕之上所燃起的。此时帐幕,多要涂油用来防雨雪天气侵染,极易着火。军营当中,防火向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一般营寨当中多有沙土扑火棍水缸等用以灭火的工具,在营寨当中各个区分出来的路储存。

此时此刻,谁还不知道董大郎和甄六臣在激战当中还拼命丢出火把,就是要以这里火焰为号,召唤他们潜藏在后面的援军?

营寨门战场并不大,无法上前加战团的军将士卒,就拼命抄起那些灭火器具,扑打那些被引燃的火

老营营寨当中,火焰忽升忽降,夹杂这厮杀声音。终于惊动了周遭不远处的营寨。这时就可以看出以辽东难民屯军为骨的复辽军中军与散不堪的左军之间的不同处了。周遭营寨虽然被惊动,但是却没有慌,有的不营寨的军流民惊惶奔走,那些营寨却基本维持住了镇静态势,只是不断有涌上寨墙,向着老营方向看来。

老营旗号未倒,未鸣金鼓以召援军。这些营寨也就不动,只是齐锐以为预备。天色未明,这个时代夜战是一件极为凶险的事。久经练的野战之师也是尽力不免,更不用说这些虽然比左军强,其实也就比乌合之众好上一些的辽东难民屯军了。一旦夜间出队,稍有鼓噪,说不定就得自相践踏,损失大半。

上了寨墙的都挤成一团,望向老营方向,看着营门传来的火光和喊杀声,讶异。中军安静了这么些天,连一小事都无,今夜又突然发生什么事了?

~~~~~~~~~~~~~~~~~~~~~~~~~~~~~~~~~~~~~~~~~~~~~~~~~~~

而董大郎和甄六臣,现在背靠背的在营门寨墙之上,陷苦战当中。跟着他们冲进来的还有一条长大汉子,在董大郎麾下也算是一个能冲阵厮杀的好手,这个时候早就被几根长矛戳出了碗大几个窟窿,伏尸在寨门处。

跟着他们前来混营的十几骑,倒是想冲前接应。但是萧言亲自带领的貂帽都岂是吃素的,反应极快,一羽箭就将他们倒大半,剩下的立刻就远远逃开,不用说是接应后队马去了。

为了不惊动萧言所在中军老营这些锐,董大郎的后续马在后面放得很远。在萧言手里吃了那么多亏,董大郎已经绝不敢轻视萧言或者他麾下马半。夜间又联络不便,等着他的大队马上来,不知道还要多久,不知道这营门还能不能守住

厮杀才一开始,董大郎和甄六臣就沿着寨墙内木质步道,窜上了宽只容两的寨墙。以少敌多,要紧的就是拣选不便于对手展开兵力的战场。

都抢了长矛长刀在手,冲上寨墙挥舞冲杀几下,就已经扫出一片小小空地。暂时稳住脚跟。寨墙之上虽有守卒,但是董大郎和甄六臣都是悍将,如何能当得住?

后面更多的马在张显指挥下拥了上来,张显也上了寨墙,持步槊冲在前,一名貂帽都亲卫持盾掩护他身形,拼命朝前过来。在另一侧,也是一般。寨墙之下,萧言麾下之士已经拉出一个半圆的阵型,当先十余都换了加长的长矛,从下面过来,举矛朝着寨墙上戳。在他们后面是一排士,各各张弓,盯着董大郎和甄六臣两,认准了就是一羽箭过来。虽然变起仓促,但是萧言麾下全是锐,马上就摆出了尽快围杀这两员悍将的最佳阵势

董大郎和甄六臣已经摘下了挂在寨墙上的两面盾牌。守寨之卒当然用得上盾牌。营寨又不比城墙有垛,敌扑寨,定然羽箭遮天蔽,寨上守卒同样要靠橹盾遮蔽。不过这守备用的橹盾都是又长又大又重,运转很不方便。

但是对于董大郎和甄六臣这两条大汉,两面厚重橹盾,在他们手里运转如飞,不断转换着角度,牢牢的将他们身形遮护在内此时用短兵刃已经不相宜了,两都只是持着一柄长矛,脚下还放着几杆夺过来的,这段长矛随时可以更换。

甄六臣当着张显那一,一面用橹盾遮护,一面用长矛和张显对刺。张显双手持着长大步槊,不时从那个举牌掩护他的貂帽都亲卫旁边闪出身形,一槊接着一槊的狠狠戳刺过来。甄六臣几乎将整个身子都缩在橹盾后面,苦苦支撑着张显势大力沉的击刺。偶尔反击一记,总迫得张显不得不跳回橹盾后面去。此刻以众敌寡,不是拼命上前的时候,张显也只是保持对甄六臣的压力,让他只能正面对着自己,侧翼就无法遮护了,寨墙下的矛手和士,觑到空隙,就能将甄六臣放倒

可是这个时候,就看出董大郎的本事了。他上半夜在左军死战一场,接着奔袭百十里路,在天色还未全明的时候杀到,身上也负创几处。可此刻仍然大呼酣战。一面厚重橹盾在他手上和灯一样,几乎可以同时遮护三面

从他那一翼寨墙上扑过来的士卒,已经接连被他刺倒三个,后面接着跟来的下意识的就有放慢脚步,不敢得太紧。寨墙之下发箭之时,他总能及时转过去,将羽箭当住。间或还长矛朝下一,就扫段几杆刺来长矛,得矛手不得不暂退几步。

古时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