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宋时归

关灯
护眼
第二卷 汴梁误 第七十七章 献捷(三)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个时候,远处大营号角声响起,接着就是黄钟大吕之声。接着就是无数男儿的喉咙,同时在轻轻唱动一首悲凉的歌曲,这歌声渐渐高昂起来,两千年前三闾大夫的绝唱,就这样在突然间,渗了每个汴梁百姓的心底。

这不是在勾栏酒肆,佩剑书生自命风流的低yín浅唱。也不是明眸善睐的歌nv巧笑嫣然的拨动琴弦博君子一笑。而是上万百战余生的健儿,带着朔漠的风雪,携着关外的寒风,一身血迹,剑甲俱残,在汉家土地边疆的每个地方,和袍泽们一起望着yīn霾的星空,从秦至汉,一直唱到今的心声!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史书斑斑的血泪之间,到底记载了他们多少?有没有记下大秦蒙恬三十万将匈追亡逐北,有没有记下李陵在绝境当中无奈的长叹,有没有记下霍去病麾下那些直绝域万里关中良家健儿,有没有记下唐时吐蕃境内积石山前几万忠魂?有没有记下数万十余万汉家子弟在河西的苦守,直到敌将他们最后淹没?有没有记下高粱河,好水川,雁mén关前,每个不能归乡子弟的名姓?

在这一刻,萧言要让此时大宋,从此刻开始记住。

~~~~~~~~~~~~~~~~~~~~~~~~~~~~~~~~~~~~~~~~~~~~~~~~~~~~~~~~~

南薰mén数万百姓,停下脚步,愕然回首。就看见在视线当中,出现一片白sè的旗幡,在旗幡之下,是一名名白袍骑士。这些军将士卒,没有环庆军那般衣甲闪亮,花团锦簇。可也都将自己收拾得净净,甲胄盔细细打磨了,但是敌的箭矢兵戈留在上面的痕迹仍然清晰。每身上的战袍已经缝补过了,却仍浸润着连场血战留下的血痕。

这些白袍马军,在马背上腰背笔直,纯用双腿cào控坐骑。即使是这样,他们的队列也远比环庆军整齐,坐骑也都安安静静,抬脚落下,都是同时。这种整齐的节奏,一下让南薰mén外本来热闹的场面渐渐就安静下来,天地之间只响动的是那每一举步只有一个声音的马蹄和脚步声。

这些白袍骑士,双手捧着的都是一块块墨迹犹新的灵位。层层叠叠,仿佛没有尽也似。每一块灵位,上面似乎都有一个忠魂追随。睁大眼睛,望向这座汴梁城,望向他们哪怕在千里万里之外,仍为之厮杀的大宋帝国的根本所在。

南薰mén外,突然就变得鸦雀无声,每名百姓,下意识的就摸摸自己手脸,整整自己衣襟。俯首为礼。这种场面,这片白sè,这几千上万整齐划一的行动,这回dàng四下的歌声,仿佛就有一种催眠般的魔力,让所有只能向这支军队垂首致敬。

南薰mén内,此刻仍然是热闹如cháo,和南薰mén外安静下来的景象,成了两个世界。

守在道路两旁的汴梁禁军士卒,也全都目瞪呆的看着眼前景象。一个个不自禁的就已经站得笔直,衙役们忘记了喝骂,也用不着他们再声嘶力竭的喝骂着维持秩序,一个个扶正小帽,同样的垂首行礼。

满座衣冠似雪,无数英灵在前。这才是真正的百战归来雄师献捷的场面!

骑军一队队的次第而过,在捧着灵位的白袍骑士之后,就是一个个披甲持兵的骑士方阵。这些马上骑士,面容粗砺,眼神坚定。衣甲之上,全是百战之后留下的痕迹。每营前面的认旗,也不是如环庆军一般装饰繁复,簇新耀眼。都略略有些残,浸布纹里面的血迹再也清洗不净了,却仍然骄傲的飘扬在队列前,猎猎卷动,引导着无数健儿跟随着这旗帜前进。

无穷无尽的骑军之后,就是数百戴貂帽的骑士簇拥着几名紫袍统帅。这个时候汴梁百姓才第一次看到了萧言的身姿风采。

这个穿着文臣服sè的贵官,还是一个眉目英挺的年轻青年,眉máo黑黑的,瞳仁也是黑黑的。脸上廓如刀削一般分明。身形略显瘦削,腰间犀带扎得也比平常文官更紧一些,显出了这两年转战显得结实而有力量的蜂腰。在马背上,他坐得如一杆标枪那样挺直,苍白着一张脸,抿着嘴唇,并不左顾右盼,只是安静的策马前行。怎么看,都不象一个统领万夫,击灭大辽帝国,将整个燕地平定的绝世名将。要不是他萧字认旗猎猎卷动,谁也不敢说他就是萧言!

汴梁百姓也没有想到,在几年以后,这个身影,就成了他们最大的期盼,最后的依靠!

萧言和他身侧的貂帽都骑士之后,就是一个又一个步卒方阵。这些步卒方阵,比起前骑军,更是整齐了十倍。横看竖看斜着看,都是一条直线。前面骑军压着前进的速度,这些步军行进也并不快,他们腋下夹着长矛,并没有其他兵刃,另一手扶持,用一种奇怪而整齐异常的步伐前进。每一次抬腿,都如一道整齐的波掀起,另一道整齐的波又紧接跟上。除了他们的歌声,就只能听见整齐的脚步声。

这种步伐,仿佛有一种催眠的效果,看得每个身在其境的汴梁百姓都目眩神驰。这种提前千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