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宋时归

关灯
护眼
第二卷 汴梁误 第一百四十一章 北风漫卷(三)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们既然在这里卷起事,强壮从军,家老弱驱往河东。我们带来的这些甲坚兵利的军将压制之下,他们也只能从命…………既然利用了他们,总是尽量让他们家子弟多活下来几个!这般做了,才能让他们多效些死力。厮杀磨练出来,还不是那个萧言将来的实力?”

郭蓉一边说一边缓缓摇,似乎在整理自己的思绪:“…………我在萧言身边,也听他对身边心腹说过,他这般拼命,这般在汴梁拳打脚踢。就是为了让将来大宋百姓少遭遇一些劫难,还有一些文明啊气运啊民族啊之类的词儿,我也听不懂。瞧着他身边那些心腹亲卫,也不大听得懂,只不过是他说的,就信到骨子里…………可是有些事却不能做得太过。在燕地卷起事,在河东卷起事,都是用命来堆。一次两次三次下来,将来却叫怎么相信,他也在乎大宋百姓的命?我这番心思,说到他那里,想必他也是会同意的…………要成大事,有的时侯必须要行非常手段,我从爹爹那里早就知道了。可是在这其间,能多活一些命,就多活一些罢!”

郭蓉这般娓娓道来,甄六臣和王贵呆呆听着。都无辞可对。在世太久了,命的确就不当一回事了。可面前这个清丽单纯的孩子,说出她的坚持。却能敲击到心底。

郭蓉振作一下神,最后再给出一个理由:“要是能早拿下云内诸州,早震动大宋。对那姓萧的,也是一件好事。都说他在汴梁支撑得辛苦,我们早动起来,总不是一件坏事罢?而且拿下云内诸州,就算早些将真鞑子引下来,我们经营得也早一些来着,回旋余地更大一些,一来一回,算是扯平。也可以早些磨练一些麾下军马,六臣叔,你总不愿意瞧着这几千你带出来的马,万一碰上真鞑子,一下就被打垮罢?”

不管什么事,从哪个角度,都能找出理由的。郭蓉要早进军云内诸州,找出的理由可称正当。可是要从相反方向,同样能找出七八条正确的理由。到底如何抉择,不过是见仁见智的事。望楼上甄六臣和王贵都明白,无非就是孩子想尽力多活一些命而已。

事是他们卷起的,这已经是第二次了。午夜梦回,甄六臣未尝没有想及燕地当的尸山血海。既然在利用他们,那至少尽力多给他们一些活路罢…………

郭蓉摘下抹额,将被风吹得散的秀发整理一下,再将抹额在上扎紧。俏脸容颜上露出一丝浅笑:“六臣叔,我决定了,今就出兵,早打些粮食回来,就能多活些命。你随不随我去?”

在这一刻,郭蓉将萧言心思,已经想得分明。

当初北上,代的只是在河东边地,云内诸州打出辽蜀国公主及奉天倡义复辽军旗号。做出存在的表示。并没有要甄六臣和郭蓉在这里经营出基业出来。这一方面固然有萧言担心郭蓉安危。另一方面却是此间具体况,萧言并不是多么了解。一切要等到切实在此地活动,弄清虚实之后,才好决断。

云内诸州空虚,郭蓉和甄六臣轻松在此卷起声势。郭蓉心软,不想完全靠着劫掠在此间活动。就想经营起基业出来,一则可以在这世略保此间百姓平安。二则就是既然我为你萧言在这里建立基业扩充实力了,你总得运粮食军资上来支撑罢?本姑娘总不能给你白打工。有粮食运进来,这个冬天,此间百姓估计能好过许多。

萧言顺水推舟的就同意了他们的决断,而且进一步借题发挥。扩充军队,直至打下云内诸州州治,彻底震动汴梁。另一方面将云内诸州百姓驱往河东,在神武常胜军配合下造成河东路风声鹤唳的局面,更一步加汴梁诸公的惶恐。要是再能引一部分真鞑子南下,那就是更妙,反正现在西京大同府真兵马并不甚多,这场事规模不至于到失却他控制的地步。

这般谋划,已经到了十分。

郭蓉发现,因为自己要在此建立基业的盘算,却给云内诸州百姓带来了更大的灾难。此间百姓青壮从军,老弱在冰天雪地中跋涉向南。这一个冬天,不知道因为自己,要多死多少

对于萧言如此决断行事,郭蓉并不觉得有什么厌恶的。要成枭雄事业,有的时侯必须要足够忍心。到了他那般地位,道德准则已经和一般不一样了。郭蓉是燕地大豪儿,在这上,从小就见得惯了。要是萧言仍然是个心软优柔的家伙,早不知道死了多少次。

可是萧言做得太忍的,她就要来弥补。萧言要是在这充满血腥的权势道路上走得太远,她就要以自己的行动,让他还保有一些心。谁让这个眉目清亮,有时候锋锐,有时候却又笑得可恶的家伙,是她将来的男…………

或者换一个角度而言,萧言的枭雄岁月,也能包容她的一些任,一些心软罢?谁让她已经不计较她和他之间的杀父之仇。已经决定将来一切平靖之后,安心在家给他生儿子?

扎束完发,还是那副利落的马尾模样。郭蓉朝甄六臣,就大步向望楼下走去。甄六臣迟疑一下,狠狠一跺脚:“王兄,这里你暂时坐镇一下,汤四郎来,就让他先领全军。回俺再向他磕招赔!另外再传信岳韩两位将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