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宋时归

关灯
护眼
第三卷 补天裂 第十八章 千骑卷平冈(五)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好每样都占到了。

在蔡京的照应之下,何栗一路顺风顺水的走来,从秘书省校书郎到提举京畿诸学事,然后起居舍,中书舍,一路都是清贵差遣。就是储相种子。也曾随蔡京数起数落而遭遇贬斥,曾为遂宁知府。这位一直在清秘圈子里面打转的状元郎就显出他真正明强的本色,将地方治理得四方安堵,山蛮束手,名声反而鹊起。

随着蔡京地位的再一次恢复,何栗也跟着回返京师。这一下子就跳到了御史中丞这样的重要职位。这样再养数年之望,稳稳的就进政事堂了。结果其间又发生了梁师成王麱等辈最后一次攻到蔡京的事发生。何栗上疏。历数梁师成王麱等辈十五条罪状,请斩之以谢天下。结果毫无疑问的又跟着蔡京一起下台,赶到泰州去当知州了。但这奏章。也让何栗声望一时无两。

宫变之后,蔡京独掌政事堂大权。自然忘不了这个得力助手。何栗立时回都门。进位参知政事,清凉伞到手,且领开封府尹。如此安排,可见蔡京对何栗的重视!

让何栗以大参身份兼领开封府尹,这也算是知善任。第一何栗有地方治政经验,能耐繁钜,能理细事。第二何栗曾提点京畿诸学事数年,都门士子。都要给这位老山长面子,也听他招呼。三则以状元领开封府尹,已经是多少年未见了。现今蔡京,正需要各种声望与萧言争夺汴梁心,正是这掌握政治资源的能经营起来的种种声望,才能让萧言这等坐拥强兵的权臣一时束手束脚!

至于其间多少会有些伤损,汴梁百姓又要遭一次劫难。最了不得是萧言冲禁中挟持了赵楷,带着两代君王试图逃亡。这些蔡京都全不在意。赵家子孙颇多,再奉一个出来就是了。汴梁百姓,坐享了这么多年的都门繁华,付出点代价,又岂在上位之眼中?

萧言能逃,无非也就是去往河东。而那时失却中枢的资源,只靠河东一地。如何当得住北有真,南有朝廷讨逆军马的夹攻?至于南下真,就算是将云内之地许给他们,再多给财货,想必这些胡虏也就乐为之用。至了不得,就算许点岁币,又怎的了?大宋给辽岁币。给西夏岁赐,也不是没有先例。

若是萧言中军不动。足够制压新军。蔡京绝不敢有这种断然举动。萧言汴梁的马,只要稍稍阻隔个西军和永宁军三两天。就足够萧言将朝廷血洗个好几遍的。可是萧言偏偏行险,中军出外,没了骨,则想瓦解新军的手段就太多了。军队必须还是要有足够爪牙来控制管束的。萧言露出了绽,蔡京就敏锐的抓住!

这是作为文臣士大夫之首,必须要承担的责任。不然实际统治了大宋百余年的文臣士大夫体系,如何会将蔡京推出来。还给了他臣从未拥有过的权柄?

身在巅峰,看似风光,实则危险。

五代记忆未远,留给现今地位高高在上的文臣们记忆太过惨痛。武夫当国,文臣直如婢。一次兵变,一次换皇帝,一次军阀之间攻战,就是砍瓜切菜般的血洗一次。就算侥幸得生,无非也就是在武夫军权的缝隙中苟延残喘,谁也不知道有没有明

大宋建立以来。所有制度建设,所有统治方式。都紧紧围绕着一个中心,就是防范武臣。压制武臣!文臣士大夫们,绝不容许这些武夫辈再翻身过来!

所以凭借军权起家的萧言,开了一个危险的先例。要不就被萧言彻底打服,要不文臣们就要疯狂的反攻倒算!如此流趋势,哪怕蔡京如此地位,也无法抗拒。

这是你死我活的争斗。可以背叛自己的阶层,但是阶层不会背叛自己的阶层。

与其最后被裹挟其中,随波沉浮。然后作为文臣之首还得承担一切后果。不如在萧言羽翼未丰,根基未固之际。由自己主持。只要一有机会,就果断行事!

如此惠及整个统治阶层的举动。才是真正保住自家富贵与大宋同始终的行为。

其间胜算,蔡京仔细推敲。至少有八成以上。剩下两成,归诸天命而已。真的让萧言势力壮大了,他们这些等,难道又有什么好下场不成?前朝旧臣,从来都是清洗的对象。

此刻投效萧言,当然是一个选择。可是谁又会在此刻去投效根基薄弱,随时摇摇欲坠的萧言这势力?

又不能投效,又不能坐看他壮大,唯一选择,就是尽早动手。不管如何选择,总比优柔寡断,错过时机的好。更别说现今细算双方实力对比,蔡京这一方,还在萧言之上!

做出这个决断,别看蔡京前都是风度闲淡,举止若定。只有身边贴身侍,才知道这个老思虑得有多,纠结得有多苦痛!

可是这些思虑,又何必与自己这个不成器的儿子说?

他的眼光,只能看到眼前一点,也只在他自己身上。只要还能能力,全他富贵,也就罢了。

蔡京这一沉默,就是长久。蔡攸坐在那儿,浑身不自在。正被看得发毛之际,就听见蔡京悠悠长叹一声。

“攸儿,再过两天,你便告病在家。某遣几名心腹管事,护送你出京去河北之地暂时住一阵也罢。汴梁的事,你就不要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