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品以上的官员分列在左右。
赵光义的目光扫视了群臣一眼,轻轻咳嗽一声,脸上流露出一丝严峻,说道:“都说西北防线固若金汤,想不到,朕还未到边关,就听到一个坏消息!”
众
闻言纷纷面面相觑,不知道赵光义此言的涵义。
赵光义嘲弄道:“辽
凶狠,西北战事不可大意,此番辽
犯我边境,就是为了夺下瓦桥关,打通往南下的路。瓦桥关虽然是弹丸之地,但却是我大宋的命脉,因为这里有绵延八百里的水域,一旦辽
渡过易水,他们的铁骑将纵横驰骋于易水南岸的万里平原,大宋国土不就任由其践踏?王大
,这瓦桥关的布防实在令朕担忧啊!”
王涣臣连忙跪倒在地,道:“臣知罪,好在杨元帅亲自率兵赶到,辽军这才未轻举进犯,现在圣驾又亲赴瓦桥关督战,边关军民一定会士气高涨。”
赵光义继续说道:“去年的大战,可以明显看出瓦桥关的兵力不足,这乃布防之误;粮
没有及时补给,乃调度之误;短时间内没有援兵救援,乃指挥之误。潘大
,你身为兵部侍郎、枢密院左使,你马上起
一个能令朕满意的边防部署方案,否则朕就定你失职之罪。”
众臣顿时一阵哗然。
潘仁美面露难色地道:“虽然臣是皇上钦封的枢密院左使,但这北疆的军权……有一半臣指挥不了,所以在布防上才会出现兵力短缺的
况。”
赵光义微微一笑,道:“你说的是太原侯程世杰吧?”
潘仁美答道:“正是,大辽若想南下,只有两条路线可走,一条是益津关、瓦桥关、淤
关;另一条则是雁门关。而大辽会选择突袭瓦桥关,臣认为他们早已掌握到我军布防的兵力
况,而正是因为程世杰在太原、大同、雁门一带有充足的兵力,所以才选择攻打瓦桥关。”
赵光义
说道:“朕知道你指挥不了程世杰,所以朕亲自前来,一是来瓦桥关督战,二是来协调这
况。听说悬空岛最近闹得很厉害,这座岛虽然是柴世宗皇帝在世时亲封,可他们若是作
,朕绝不会姑息养
。”
潘仁美叩首道:“皇上英明!”
赵光义笑了笑,说道:“此次辽
屯兵紫荆关,由辽穆宗亲自督战,有大举南下的可能
,可朕听到一些消息,说辽军后勤补给不足,恐怕又要罢战言和,这是他们的一贯作风。”
众将齐声道:“皇上,我等愿意与辽军决一死战!”
六郎出班奏道:“皇上,现在时局已经朝着对我们有利的方向发展,臣打算先收复悬空岛,稳定后防,然后我军就可以开始反击;至于程世杰,他是太祖亲封的太原侯,虽然现在有依附大辽的意思,但这个
乃是墙
,只要大宋仍保有优势,恐怕程世杰又会转过
向皇上表示忠心,所以臣认为,对付程世杰这种小
,还是采取先安抚,后歼灭的策略比较妥当。”
赵光义摇
叹道:“杨元帅!边关连年征战,即使你们吃得消,边关的百姓早就吃不消了,而且看那些百姓家中有没有粮食,你们就明白了。如果这一战能避免,还是尽量避免,如果能刀枪
库,马放南山,这不仅是大辽之幸,更是大宋之幸,因此众卿不必过于担心,一旦宋辽议和,程世杰就不会轻举妄动。朕猜测,大辽的使者不久就会来求和,而当大辽的使者到来时,要让他们看到大宋一团和气,而不是一团戾气。和气自然一切顺畅,而凝气则会令大宋自
其弱,会令夷狄心生猜测,从而加强防范!”
六郎闻言,在心中骂道:真是一个软柿子,你就知道议和两个字,泱泱大宋就是在不断的妥协中,一一的丢失国土,最后被蒙古
灭掉。程世杰都嚣张到直接供给大辽军火的地步,还安抚你妈个
?你任命我为北路军兵马大元帅,却还要
涉我的决策?我先不跟你计较,等我先找机会灭了程世杰再说。
六郎在心中暗自打算,毕竟白云妃可是亲
告诉他,要他请旨招安悬空岛,而且她身子都给了我,想必不会欺骗他,他也可以趁机上岛看望白雪妃,说实话,这几天没有见到她,六郎还蛮想念她的。
晚上,杨令公带着四娘和大郎、二郎,三郎,五郎、六郎、七郎拜见赵光义。
皇帝赐宴,自然十分隆重!赵光义换上便装,由潘仁美作陪,杨令公一家则毕恭毕敬地坐在下首。
赵光义微笑道:“众卿,今天朕设宴款待杨令公一家,大家不要过于拘束,尽管享用。”
席间,杨令公一一引见他的儿子给赵光义认识。
赵光义
夸奖道:“杨家一门忠烈,国家幸甚!你家长子叫什么?”
杨大郎连忙站起来回话:“回禀皇上,臣杨大郎,乃是杨令公的长子。”
赵光义看了看杨大郎,有些惊讶道:“
卿的模样,真像朕年轻时的样子啊!”
杨大郎闻言惶恐万分,连忙跪下道:“皇上乃是九五之尊,微臣的相貌怎敢与皇上相提并论?”
赵光义见状,吩咐杨大郎起来
座,说道:“不必拘束,朕今天请大家来,就是要见识一下大宋朝廷未来的栋梁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