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这许九真的仅仅只是一个跨过贩
走私集团的老大。△¢,
那么,刘彻根本无需亲自来见他。
更别说,搞的这么神秘了。
真正使刘彻动心的——是他最近捣鼓出来的一本书。
这本书的名字叫《民富》。
看上去,只是一个虽然有些偏离主流,但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书名。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
那些先贤们几乎探讨过了所有可能的道路。
其中,管仲、孔子、孟子都曾经探讨过富民的问题。
甚至孟子还提出了‘民为重,君为轻’这样大逆不道不和谐的
号。
只是,这本《民富》里的说法,却跟孔孟管仲伊尹等
的论著,都大不相同。
虽然其中依然有着很多儒、黄老学派的陈词滥调。
但却用了一种辩证的方法来阐述问题。
在这本书的第一篇《本末》中,就很辩证的探讨了士农工商的本末问题——对农民:农桑为本,游业为末;对工匠:致用为本,巧饰为末;于商
:流通为本,居奇为末。
虽然这本书里的理念,还显得相当稚
,论述问题的方法,也有些相互矛盾。
但仅仅在这个方面来看。
毫无疑问,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是一种升华,一种进化!
要知道,在这之前,无论儒法黄老,对待本末问题的态度都是死板而僵硬的。
基本都是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农业高。
种田的才是良民。粮食才是一切的根本。
什么黄金珠玉、商贾工匠,统统是败坏社会风气。影响圣王教化的垃圾,需要处理掉。
在这个思
的影响下,历史上的东汉王朝,甚至
脆一度废止钱币,靠以物易物来作为贸易手段。
而这本《民富》却是刘彻印象中第一个辩证
的分析本末问题的论著。
这自然是极好的。
只是……
领先世界半步的是天才,领先一步的叫疯子。
相对于目前保守的社会舆论界,这本《民富》的问题,就很扎眼了。
刘彻敢打包票。
只要这本书扩散开来,看的
多了。最终被那些巨
看到。
必然就是一场舆论海啸!
儒家的各派系,第一个就不会放过它!
董仲舒与胡毋生,同是治公羊春秋的师兄弟,可两个
现在就因为一理念的分歧,已经有老死不相往来的趋势。
历史上,胡毋生的弟子公孙弘甚至毫无顾忌的逮着自己的师叔狂揍,想尽一切办法,想要致董仲舒于死地!
而谷梁派与公羊派,都是春秋这个大热门的分支。
但。彼此已经相
相杀了几百年。
但凡谷梁派强盛的地方,公羊派的学者,就要被排挤到没有任何生存空间。
反之亦然。
对于大道之争,儒家向来就不会手软。
他们内部的矛盾。都能相互打出狗脑子。
对于其他学派,那就更加是零容忍了。
孔子为什么要杀少正卯?
孟子为何容不下许行?
刘彻始终记得,当初主父偃与他说过的。他少年时期在齐国临淄为儒家士子们排挤、打压和凌辱的往事。
要知道,纵横派可也是战国大学派之一。也曾经风光过。
法家和黄老派,虽然相对宽容一些。
但刘彻觉得。他们要能待见得了这本《富民》里的那些见解,那才叫见了鬼了!
尤其是,这本《富民》有个核心论述,就是‘国以富民为本’,其后的本末论述,就是建立在这个基调上的。
这简直就是踩到了法家的痛处!
要知道,法家思想有个核心。
叫做‘尽地力之教’,无论商鞅,还是申不害、韩非子,都是围绕这句话来阐述自己的思想体系的。
最最重要的是……
这本《富民》结尾,放了群嘲……
它是这么写的:当今之世,治本者少,浮食者众。以巧饰取宠,以居奇致富,以游末
乡,奚甚可悲!夫公卿列侯,卒劳百姓,轻夺民时,诚可愤诤也!
我勒个去!
刘彻看完,只有一个感觉:这个嘲讽的打击面,几乎将皇帝之外的其他汉室权贵、勋臣以及体制一网打尽。
虽然它说的是实话!
但瞎说大实话,是要掉脑袋的。
正因为如此,刘彻才起了
才之心,决定出面,保护一下。
“许九……”刘彻微微张
,道:“胆子不小嘛……”
“臣九知罪!”许九乖乖的跪在刘彻身前,叩首拜道:“恳请陛下治罪!”
旁边的褚大也跪下来叩首说道:“罪臣褚大,拜见陛下……”
刘彻将视线稍稍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