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要做皇帝

关灯
护眼
第六百五十九节 【南巡】(3)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以公之见,假马当以税几合适?”

“此公卿大夫之所职权也,非臣所能议也……”文禁看了看巨们,非常识相的谦虚的说道。

他的这个回答,让在场两千石都非常舒服,纷纷觉得此是个才啊,可以提拔提拔,培养培养。

就连刘彻也咦了一声,对这个家伙的机灵有些另眼相看的意思。

道理很明白。

能像文禁这样,将脑拓展到这个地步的很多。

譬如兰台的尚书里,就有不少类似想法的

毕竟,刘氏玩假田玩了几十年了,只要皇帝有那么个意思。脑子机灵的,很快就能想到这一层。

但能把自己位置摆正。哪怕是在得到了皇帝的赞赏后,依然明白自己地位。能屈能伸的,就很少了。

这个世界上聪明很多,有才也很多。

但,做了成绩后,尾就翘到天上去,昂着脑袋,眼睛里只有自己的也有不少。

冯唐为什么会在史书上留下‘冯唐易老’的叹息?

那句‘鄙不知忌讳’起码要负一半责任。

在这个世界上,想成功,没有才是万万不行的。

但光有才。不会做,撑死了也就当个技术宅,幕僚和智囊。

只有那些又有才,又会做,懂进退,知世故的,才能走上生巅峰。

起码在现在,这个文禁在刘彻看来,已经具备了成功的基础。

顺水。刘彻素来做。

于是,他笑眯眯的对丞相周亚夫道:“丞相,类似文卿这样的能吏,朕觉得。丞相往后不妨给他们加加担子,给予更多施展才华的空间嘛……”

周亚夫立刻就拜道:“诺,臣谨奉诏!”

文禁闻言。立刻就叩首谢道:“微臣寸末之才,岂敢当陛下如此夸赞。丞相府中,才华远过微臣者不知凡几……”

刘彻哈哈一笑。调侃道:“卿,谦虚的有些过了,这可不好,应该更有自信一些,更大胆一些,朕向来提倡,士大夫公卿列侯,率民更始,多进忠言,多献良策!”

被刘彻这么一调侃,原本有些肃穆紧张的气氛一下子就被冲淡了许多。

群臣纷纷放松心,拜道:“陛下圣明,臣等为天下贺!”

这也是刘彻所希望看到的况。

刘彻并不希望,今天的行程里,充斥着大篇幅的反腐、倡廉内容。

朝野应该将注意力和重心,集中到马政改革上面。

所以,他现在连谈都不谈太仆衙门里面的事

这些事,自有廷尉和御史大夫料理。

身为皇帝,刘彻并不需要手进去,以免掀起一场浩大的**。

“文卿说的有些道理,朕自会考虑卿的意见,现在,卿先到一旁罢,朕再问其他,看看,还有没有什么不同意见……”刘彻笑着说道,实际上,因为这个文禁的缘故,刘彻的马政思想脉络,已然展现出一部分在众眼前了。

剩下的,只要不顺,都会懂在这个基础上延伸。

所以,刘彻随意在走了两步,来到了一个看上去大抵是御史大夫衙门的官员面前,问道:“公可有所意见、建议?”

这是一个大概四十岁左右的官员,看品级,大约在千石左右,应该是御史大夫衙门里的中坚骨了。

刘彻故意选的他,就是想看看,晁错手下,是否有才可以发掘。

同时,也是在给御史大夫衙门里掺沙子——目前,御史大夫衙门在晁错的领导下,愈来愈有些变成晁错的一言堂的倾向了。

这可不好!

尤其是御史大夫衙门相当于皇帝的眼睛和耳朵、嘴,很多官面上的事,皇帝不适合说话时,都是由其代为发言。

若御史大夫衙门上下,都是晁错的

那这个皇帝的眼睛、耳朵和嘴,就难免有时候要出故障了。

当然,更重要的是——问完丞相的,自然也要给御史大夫的一些机会。

要让知道,天子是很公平的,决不会仅因一面之词,就做出决断,更能在舆论上,形成一种天子的马政是得到了朝野一致支持和拥护的形象。

这对政策的推行和实施,有很大的好处。

若仅仅只是皇帝本,一拍,就做出决断。

那下面的在执行的时候,就难免会阳奉违,甚至刷手段,磨洋工了。

但若是征询了众意见后,推出的政策。

那么,谁敢捣蛋,谁就是跟天下,跟全世界作对。

类似这样的面子上的把戏,刘氏向来玩的极为熟练。

“臣持书御史元,昧死以奏陛下……”许是有了文禁的例子,此表现的就更加自信和大方。顿首一拜后:“臣以为,前时文史官所言。或许不无道理,只是。臣所掌者律令也,不专其职,不置一言,臣仅以律法,试为陛下说之!”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