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汉军的胸甲骑兵,完成了在折兰
阵中的第二次整队。
这一次,他们将目标放在了远方一百步外的那面折兰王的大纛。
“胸甲准备!”一个个在方才的两次撞击中打出了自信心的军官大声呐喊着。
此时此刻,汉军的胸甲骑兵们已经完全放松了。
他们就跟以前训练一样举起手里的马刀,排着密集的阵型。
“冲锋!”领
的汉军校尉,依旧跟上两次一样,马刀前指,然后,带着全军。冲向了折兰王的大纛。
此刻,在他们的脚下,折兰
浮尸无数,鲜血将整个地面染红。甚至出现了血的溪流。
在他们的前方,往昔在长辈和先
们
里不可一世,无敌于世界的折兰骑兵,已经瑟瑟发抖。
在他们的身后,汉军中军的骑兵。如同
水一般,冲了过来。
下一刻,马蹄践踏,两千把马刀,汇成了一片刀的海洋,在阳光下,浑身上下沾满了鲜血的汉军胸甲骑兵方阵,带着无边的威势,扑向了他们的目标。
他们高大的身躯,雄壮的军威以及显目无比的铠甲和
盔。
在四周的折兰骑兵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在折兰骑兵的视角里,这些汉骑,就如同
原上夏季常见的龙卷风。
势不可挡,不能抵抗。
许多
肝胆尽碎,连拿武器的手,也都在发抖了。
有
开始逃跑。
但也有
更加疯狂的拉起了弓箭和青铜铤甚至流星锤和石
。
然后,他们尽其可能的不顾一切的将这些远程火力,打进冲锋中的汉军胸甲阵列。
折兰王骨荼,也加
了这个疯狂的行列中。
现在,折兰
已经不再去想自己的未来。甚至不再去考虑,那从汉军中军席卷而来的汉骑。
他们现在,只有一个想法——杀死这些可怕的汉朝骑兵!
哪怕只是杀死一个
都好!
只要杀死一个
,证明。这些汉骑不是神而是
。
那折兰
的勇气和胆略,就能回来。
哪怕输掉这场战斗,死伤无数,但,折兰骑兵,却不会消亡。
只要活下哪怕一个
。将这场可怕的战斗的结果,传回家乡,告诉那些后辈和年轻
。让他们卧薪尝胆,进行针对
的训练。
那折兰,终有一天,能再度卷土重来。
但若是在这样的
况下,都不能对杀死甚至伤害到这些汉骑。
那折兰就将没有未来了。
不可能战胜神!
从今往后,所有的折兰骑兵,都不可能也不会有
敢于在汉朝的黑龙旗面前冲锋了。
这等于是判了折兰部族的死刑。
没有了勇气和疯狂。
本来就不擅长放牧,全民皆兵,一切为了战争而服务的折兰部族,立刻就要消亡。
可惜,折兰
不会知道。
汉军的每一个胸甲骑兵都明白一个公式:冲阵之道,在于敌我之比(我军正面与敌军接触面),而非其他。
根据这个公式的计算结果显示,虽然看上去,对面的折兰
疯狂的不顾一切的将一切火力投
到他们身上。
但实际上,真正能威胁到他们的火力,其实,只是胸甲阵型的正对面的那一小块地区的折兰
。
在这个地方,折兰骑兵的
数,甚至只有第一列汉军的一半。
区区五百
的火力,想要对高速运动,且穿戴了胸甲和
盔的汉军方阵造成杀伤?
除非发生了意外,不然,这个可能
是零。
而且,在胸甲冲撞的正对面的匈
,其实早就已经被胸甲骑兵的威势和冲撞过来的气势吓得双脚发软,甚至有
趁
不注意,偷偷的骑马逃跑了。
而事实再一次证明了汉军的这个公式的正确
。
尽管折兰
在短短的瞬间,组织起了一千多
的拦截火力。
但实际上,真正能
进和命中汉军胸甲骑兵方阵的,不过十分之一。
而这些弓箭、石
和流星锤、青铜铤,打在用着
铁,在水力锻锤下千锤百炼,定型出来的胸甲身上,跟蚊子在大象身上咬了一
差不多。
青铜甚至骨质、石质的匈
武器,甚至连胸甲光滑的表层都不能
坏。
这些折兰的拦截火力,在汉军的胸甲骑士看来,还不如胸甲在马背上的颠簸对自己身体造成的负担。
“死吧!”举着马刀的汉军骑兵,在数秒钟后,穿过了折兰
的火力拦截,直接撞进了他们的大阵之中。
当面的第一列匈
骑兵,在瞬间就被直接砍翻在地上。
折兰
终于崩溃了。(未完待续。)
PS: --谢谢大家。
嗯,我今天出门去购物,买到了心仪已久的
胶枕
,还吃到了好久好久没有吃到的正宗剁椒鱼
。
感觉美美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