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要做皇帝

关灯
护眼
第一千零二十七节 狂欢(1)【七夕快乐】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在同时,屯垦团也是汉室各军安置自己的退役伤残士卒的地方。

在这些经验丰富的军官和教官们的督导之下。

屯垦团的百姓,与其说是平民,倒不如说是一披着平民马甲的猛兽。

屯垦团之内,小孩子从八岁开始,就已经在教官们的教导下,学习怎么装卸和拆卸弩机了。

某些天分优秀的孩子,在十二三岁,就已经被军方盯上了。

至于屯垦团本身的优秀青年,更是各个强军在扩编时的第一选择。

去年,虎贲卫和羽林卫扩编。

虎贲卫屯垦团和羽林卫屯垦团里,就有数百名青壮,通过了筛选,前往长安,成为了虎贲卫和羽林卫的士兵。

哪怕是其他不怎么出名的屯垦团,在安东的游侠们眼中,也是卧虎藏龙的虎

没有任何游侠,敢在屯垦团的辖区内闹事。

因为那只会有一个结果——被屯垦团的民壮吊起来挂在辕门上放风筝。

甚至,曾经发生过十几个五大三粗的游侠,被二十来个屯垦团的半大小子给俘虏和缴械的故事……

所以,在听说了安东都护府居然要动员屯垦团的民兵时,卫满脸的震惊和惊讶。

这可是一支虽然不是军队,但实际上可能比很多地方郡兵,甚至比起一些地方的野战军还要强大的力量!

动员屯垦团?

这在卫眼里,只有一个解释:要打仗了?

可是,问题是:跟谁打呢?

擦了擦手掌,环顾怀化郡周围。

能让安东都护府动员屯垦团的力量参战的势力,根本就不存在!

哪怕是乌恒跟鲜卑一起造反。

也不够怀化郡的驻军塞牙缝的!

至于冰原上的蛮子和野生番……

需要出动军队吗?

目前,四支保全队,加上保全队雇佣的乌恒骑兵或者鲜卑骑兵,已经撵的他们哭爹喊娘了。

虽然,从齐鲁被迁到朝鲜平壤的儒生们,天天嚷嚷着‘兵者凶器’要以德服

但安东全境之内,信他们的,没有几个。

至于愿意听他们说话的,更是寥寥无几。

在这里,在这些年来,移民、游侠、屯垦团、商旅、列侯勋贵以及当地的土著,杂居在一起,彼此融,彼此融合。

在此地的特殊气候和特殊地理以及特殊环境下,新的价值观和新的民风,渐渐形成。

安东没有齐鲁的婉约。

在这里,也没有时间去玩什么风雅或者慢条斯理的去搞什么‘君子之道’。

要是什么事都磨磨蹭蹭,不能立即决断。

那么,百姓就可能会误了天时,不能及时将种子播种,以让其在最适合的时候,生长和繁育。

游侠误了时间,就可能会少淘金,甚至,地盘被抢走。

商贾要是磨磨蹭蹭,那么,市场和利润,就会成为别的。

甚至,就连陈嬌的捕鲸,也得快。

稍稍一慢,鲸鱼就沉海之中。

所以,此地的生活节奏非常快。

们,无论是农民还是商、游侠,都必须抓紧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抓住每一个可能利用的机会。

来为自己,为子孙,为家庭,尽可能多的多赚钱,多种地,多产粮食。

以便在冬天大雪降临时,能守着温暖的火室,看着儿们吃着各种美食。

而不是瑟瑟发抖的蜷缩在房里,只能眼睁睁看着妻儿冻死饿死。

所以,在安东,实用和效率,成为了首选。

也成为上至诸侯王,下至黎庶,都共同认可的道理。

自然,思想和学术,也必须跟此地的民风以及民心相符。

你说的话,连百姓都不想听,贵族不愿意接受,游侠和商都抵触,那,你的话,就等于没说。

于是,自齐鲁迁徙而来,原本趾高气扬,打算教化夷狄,大兴一世的儒家,遭遇了滑铁卢。

在安东,哪怕是在朝鲜王国,他们几乎得不到支持者。

反倒是,两年前,几个赶着两辆马车,拢共就三五个的新杂家在此地大兴!

时至今新杂家的学苑,遍及安东各地。

甚至了真番和韩国,乃至于乌恒。

成为了上至贵族,下至黎庶都认可和信赖的显学!

就连游侠儿和商贾们,也接受和认可了新杂家的理念。

得到了支持后,杂家发展迅猛。

到今天,平壤学苑,号称弟子三千,声威显赫于安东全境,通行于闾里、官衙。

多数兴起于安东的商贾和贵族以及军官,都将自己的子嗣,送去了平壤学苑,学习新杂家的理念与学问。

甚至,很多,都愿意大笔大笔的捐献钱物给平壤学苑,用于购置印刷品、笔墨以及扩充学苑的学舍。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