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指针,渐渐走到了九月,元德五年,也将结束。?
九月甲戊(初六),
有蚀之!
蚀,在中国史书上,是记载最多的天文现象之一。
早在古老的不能古老的夏后氏当政之时,在距离如今接近一千八百年之远的远古时代。
当夏仲康氏执政之时,就记载了
类历史上的第一次
蚀。
那次
蚀,甚至出现在了《尚书》之中,流传至今。
书曰:仲康肇位四海,胤侯命掌六师,羲和废厥职,酒荒于厥邑……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瞽奏鼓,啬夫驰,庶
走。羲和尸厥官,罔闻知,昏迷于天象,以
先王之诛。
最近开始整理出来的《竹书纪年》里也同样记载了这次
全食,与尚书的记载基本吻合。
而对今
的中国
来说,对
蚀最
刻和最初的印象,却是来自于《诗经。小雅。十月之
》。
古老的诗歌,用着优美的文字和
厚的
文主义关怀之
,将天文与政事,联系在一起,用着沉痛的语气,诉说着当政者的无耻以及百姓的无辜。
读者无不与之产生
的共鸣。
但是,在汉室现在,
蚀的影响,却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刘彻仅仅是
蚀生的当天,下令自己要‘素服避正殿’,同时勒令百官‘无得歌舞酒宴’。
这个事
,就算过去了。
原因嘛,很简单。
物以稀为贵。
最近几年,
蚀生的太频繁了。
前年,汉家才刚刚经历了一次
蚀。
而且,史书上的
蚀记录,多如牛麻。
现在的汉家,除了
全食,对于
偏食什么的,真是无所谓。
但对匈
来说,这就未必了。
西域。
军臣统帅的大军,正在越过一条河流(锡尔河),准备前往西方的山
,打开进
更远方的道路。
庞大的军队,从已经变为废墟的旧大宛城市之旁经过。
残垣断壁之下,隐隐还有紫黑色的血污。
一个又一个骷颅和散落在砖瓦之间的枯骨,似乎在诉说着这些城市曾经遇到的恐怖。
就在此时,天空之上,永远散着光和热的太阳,瞬息之间,光芒暗淡,一个
影,遮蔽住了太阳的光芒,让这个伟大的生命之源,居然只有边缘的光芒,依然可见!
长安观测的
偏食,在这个西域王国,居然成了
环食!
若稍微懂些天文常识,那么,匈
会知道。
这是因为地球与月球的距离,处于远端,月球的本影锥无法抵达地球,只有伪影锥抵达,因此月球的直径在地球看来,小于太阳。
因此,造成了
环食。
但匈
不知道啊!
匈
,信奉原始的萨满教,在他们的宗教观之中,
月,象征着天地的最高主宰。
至高的天神,就是
月的化身。
连单于,都要宣传自己是
月之子,天神的代行者。
当
蚀来临。
所有匈
,无分
隶和贵族,不论是在骑马行军的,还是在帐中议事的。
统统战战兢兢,五体投地的跪在地上,匍匐在
皮上,对着太阳告罪。
萨满祭司们,更是震惊不已。
他们将数十甚至上百的
隶和牲畜,拉出来,宰杀掉。
用牲畜和
隶的血,向冥冥中的神明献祭,希望能够得到神明的指示。
如此喧哗和烦扰了大约半刻多钟后,月球终于开始离开轨道,太阳的光芒重新出现。
匈
这才战战兢兢的起身,望着天空上的恐怖,低垂着
颅。
“大单于,大祭司来了……”站在一个山坡上,刚刚才从地上爬起来的军臣,立刻就听到了自己的侍从官的声音。
“带过来……”军臣心有余悸的说道。
上一次
蚀,是在两年多前。
蚀后半年,匈
就吃了马邑之战的苦果。
右贤王尹稚斜战死。
号称匈
脊梁骨的折兰部族败亡,楼烦、白羊,一降一俘。
匈
帝国遭遇了重创!
甚至,就是他这个单于的地位也摇摇欲坠。
时隔两年,
蚀再次生。
这次会带来什么厄运?
军臣不得而知。
他只知道,这确是天地神明的警示,必须予以重视!
过了一会儿,一个老
在几个弟子的搀扶下,微微颤颤的走到了军臣面前,跪下来拜道:“老
拜见大单于!”
“大祭司请起……”军臣连忙将他扶起来。
大祭司!
匈
萨满祭司中最高级别的宗教主祭。
哪怕是单于,也要给与其尊重。
更何况,这位大祭司一直是军臣的支持者。
“大祭司,天神可有神谕?”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