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要做皇帝

关灯
护眼
第一百五十七节 仁德无双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回到宫里,刘德让王道去将宁成所写的东西拿来,然后再传召张汤、汲黯。

不多时,王道就将宁成这十几天奉命所写的稿拿了过来。

刘德拿在手上先看了起来。

不得不说的是,商们无论古今,东西方,只要他们是处于大一统的帝国治下,必然会受到打压和歧视。

当年,秦始皇刚刚统一天下,马上就勒石琅琊台,写下了‘上农除末’四个大字,对于天下商进行了无差别的打击。

汉室兴起之后,对于商也没什么好脸色,特别是思想界,诸子百家就没一个看得起商的!

都说可怜之必有可恨之处。

这个阶层的可恨之处就在于,他们为了利润,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刘德就曾于书上看到过资本家们为了利润里通外国,倒卖国有资产,机枪扫罢工工,将海、洛、因包装成包治百病的良药。

就算不谈那些资本主义世界的事,就以汉室现在的况而言,商们,尤其是大商们,已经成为了社会的毒瘤,国家不安定的源泉,矛盾的发。

他们在民间巧取豪夺,依仗金钱开路,勾结官员,横行不法,命。

《史记。货殖列传》之中就有记载,几乎汉家每一个郡都有一位闻名当世的大商贾,这些大商贾,行为或有不同,但质相同:广蓄私。垄断行业,勾结官员。买卖,开山凿矿,挥霍无度。

譬如卓文君的父亲卓氏,其家中就有一千名仆!

当此之世,食邑万户的彻侯之家,仆婢子加起来也不过几百……

有的大商的私保镖甚至有几百上千之多,譬如齐国的刀间,他手底下的狗腿子和打手不知道有多少。

这些乡里。蚕食百姓田地,激化社会矛盾,加剧土地兼并,于是,社会各个阶层对于这些的忍耐已经是越发的少了。

后来刘彻用车船算和告緍打击商,天下百姓一片叫好,地方官员奋勇当先。很少有给这些说好话,其后迁天下豪族大商贾于茂陵,也是一个反抗的声音都没有。

因而,刘德确信,他对商下刀子,首先不会有阻力。其次,还能赢得声望,最重要的是给他以后上台后整合工商业打下基础。

要知道,在汉家想发展工商业,那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事。不可能像yy小说里一般,当皇帝的一拍脑袋。想怎么来就怎么来。

想要发展和整合工商业,将之控制在朝廷手里,首先第一关,舆论与士林物议就很难过去。

但是,假如是个仇视商的皇帝,那么士林就不会太过担心,也不会太过非议。

这就是为什么后世的尼克松最反华,但他上台后却能跟天朝建的原因——因为大家都知道他反华,所以他主持建肯定是着重于国家利益,而不是亲共。

同理可推,刘德最仇商,所以他整合工商业,不会被解读为要舍本求末,最多只会认为他想借助商做什么事……

刘德翻着宁成所写的条文,看着还算勉强凑合吧。

宁成出身底层胥吏,家族世代与地方商道,自然知道商们玩的那些把戏和花样。

一如刘彻朝的桑弘羊,出身大商家庭,所以,能针对商的现状和花样做出针对的布置。

只是,宁成的所有条文全部都是杀气腾腾,通篇只有打压和防范,而没有扶持和宽恕。

这就不好了。

政治不正确啊!

跟后世天朝一般,汉家也讲究惩前毖后,治病救

而且汉室律法的立法神讲究‘不教而诛谓之失德’,意思就是没把法律告诉给百姓就贸然以法律治罪,那是地方官的无能。

刘德的皇祖父太宗孝文皇帝当年就下诏说:细民之愚无知抵死,朕甚不取。

从此以后不识字的农民,犯罪被捕向来都是降罪一级,除非是不孝、不梯等伦之罪,至于乡间农夫闲暇时发发牢骚,就算辱及皇帝,也不该治罪,除非他想造反……

所以,汉代的律法,都是先宣告之后,再执行,特别是关于市令的律法和涉及民生的律法,必然先在露布公布,让宣唱,之后才会执行。

最重要的是,自先帝以来,汉法对于死刑越来越慎重了。

当场杀了也就罢了,然而一旦走上法律程序,除非大罪,一般都会慎重使用死刑。

当今廷尉张欧甚至发展到了讨厌死刑的地步,他每次遇到要判死刑的犯,不管对方是什么罪,假如一定要判其死刑,他都会避开,不会自己亲自签署死刑的命令。

像宁成杀杀杀,没吓死商,先吓死朝臣了!

于是,刘德拿起笔,将宁成稿上满篇的杀字全部划去,或改为罚金或改为鞭笞。

然后,刘德在稿写下一句话:天生蒸民,为之置君以养治之,以德治之,而非刑杀!

这时候,张汤与汲黯联袂进来,跪下来拜道:“臣汤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