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要做皇帝

关灯
护眼
第两百零七节 调查(1)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安邑城,在过去的一天,可谓是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郡守周阳由忽然倒台,让安邑的百姓一时之间真有些不适应。

但与周阳由倒台相比,九鼎之一就在安邑城中和天子御驾即将驾临河东这两个消息无疑更加劲

们永远是最先嗅到机会的群。

几乎不约而同,全城的商同时开始大肆进货。

他们什么都买。

粮食、布帛、铜器、搪瓷、漆器。

傻子都知道,在天子御驾驾临之后,安邑必然进一个空前的繁荣时期。

河东河西河内甚至太原、燕赵的彻侯、诸侯必然会来河东觐见天子。

这些彻侯贵族,当然不会孤身前来,随行的侍从家眷以及士兵、婢,加起来肯定不会是个小数字。

这些的吃喝拉撒以及衣食住行等消费,加起来,该是个多大的数字?

于是粮价首先上涨,一石粟米的价格,瞬间从五十钱涨到五十五钱。

刘德穿着常服,挽着义婼的小手,信步走在安邑的东市之中,看着往来群以及繁荣的市面,他的眼中闪烁着不明的神采。“义纵……”刘德站在一家生意很不错,流密集的粮店之前,招招手,把一直跟在他身后的义纵叫到面前来,问道:“你说说看,假如重启算緍,要怎么做,商和豪强才会遵守?”

“算緍?”义纵满脸不解的问道:“那是什么?”

所谓算緍,当然不是刘彻发明的。

事实上,发明算緍的,可能会让许多大吃一惊——刘德的皇祖,汉太祖高皇帝刘邦!

当年,刘邦搞出三铢钱。把天下金融给搞砸了,国家财政极度困难,府库里都能跑老鼠了。

为了敛财。这个老流氓什么手段都用过。

算緍不过是刘邦当年敛财的手段之一。

只是这个政策总共就推行了三年,然后刘邦就跪了。吕后上台后废弃了这一政策。

后来的刘彻推行算緍,其实不过是恢复刘邦的政策而已。只有告緍才是刘彻发明的……

所以义纵不知道也正常。

毕竟自刘邦至今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五十年了,民间和官场估计早就忘记了还有算緍这个政策存在。刘德于是解释道:“就是按财产征税,十万钱以上,每緍财产征收一算之赋……”

刘德觉得像刘彻那样一刀切,不管家产多寡,一律征税,显然是胡闹。

但大工商业主和大地主的财富的膨胀速度必须要被遏制住。

因此。刘德思前想后,觉得十万钱作为起征,应该是合适的。

家产十万钱以下免征算緍,十万钱以上的部分,才需要缴纳税款。

现在问题的关键是,怎么让商和地主豪强愿意这笔钱。

很显然,假如要是这些家伙真的能遵守法律和规定,后来的刘彻也不至于要用告緍这样无节的手段来征税。

若非万不得已,刘德不愿意重蹈刘彻的覆辙。

毕竟告緍一起,打击面太大了。

前世刘德虽然没有活到刘彻推行告緍制度的时候。但通过史记,刘德知道,告緍政策直接导致天下数十万户家庭家亡。影响多达数百万。

这其中,真正的地主豪强大商,可能连一成都不到。

剩下的,全部是无辜躺枪的中产阶级。

“一緍一算?”义纵闻言连连摇道:“公子,这是不可能的……”…

一緍就是一千钱,一算一百二十钱,这就是差不多一成二的税率了!

义纵觉得,假如出现这个政策,商地主豪强肯定不会乐意。

谁愿意将自己的家产分给国家?

哪怕只是一成都不行!

更何况是年年要一成!

义纵感觉。刘德要是推行这个政策,假如不配合上强力的手段。动用军队,到征税时挨家挨户的催缴。估计那些一个钱都不会

即使用军队催缴,商地主豪强,有的是手段隐匿财产,隐瞒收

到时候恐怕征收来的钱,还不够给军队犒赏的!

宁成却走上前来,自告奋勇的拍着胸脯压低着声音禀报道:“殿下,臣倒是觉得有办法能办到……”

他虎视眈眈的看着市集上的店铺,脸颊抽动了一下,表似笑非笑,道:“只要朝廷下令,胆敢隐匿不报,隐瞒不纳者,若觉,抄没家产,发配边塞即可!”

刘德看了他一眼,摇了摇,宁成这个办法还真是跟他的做事策略一样,简单粗不讲道理。

这个办法跟刘彻的解决思路差不多。

只是,假如不是实在没得选择了,刘德不愿意如此。

因为这个法子一旦形成法令,那肯定会产生无数的冤假错案。

更可怕的是,刘德觉得,到时候肯定会有地方官为了刷政绩,层层下达指标和任务。

然后,基层的官员为了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