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要做皇帝

关灯
护眼
第四百零七节 考举开始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在就挑起一场思想大讨论,所以,他飞快的接着道:“朕以为,各朝之亡,归根结底,乃在于没有得力贤臣辅佐,倘若当商纣之时,有伊尹在朝,周幽之时,周公秉政,岂有宗庙倾覆之变?”这就是后世典型的论坛灌水试的说辞了,但,当此之时还没有遇到过从这样的角度去阐述历史的,所以,刘彻的说辞收到了奇效,至少,周亚夫与晁错都觉得,刘彻没有说错什么。

若商纣的时候,伊尹当政,纣王还没开始胡闹就得被伊尹关进宫里读书了。

至于周公,那可是流放厉王,开创了共和执政的主!

刘彻见到效果不错。于是,就悲天悯的长叹一声。道:“是以,朕以为。治国之道,首在得!如何保证贤才尽为汉室所用。如何保证贤才,能脱颖而出,朕以为,此乃关乎社稷长治久安,宗庙稳固的大事,卿等为丞相、御史大夫,列为三公,国家肱骨。社稷栋梁,请就朕此议,召集百官共商,文武百官皆贤达良士,明于古今王事,必有能解朕‘惑’者!”

其实,刘彻心里已经有了想法了。

但,作为皇帝,很多事。他不能亲自说出来,得借别来达到这个目标,刘彻相信,这个世界聪明还是有很多的。一定有能猜到他的想法!

周亚夫与晁错闻言后都是顿首脱帽致敬,拜道:“臣亚夫(错)谨奉诏!”

他们两个是不会参与到这场汉室传统的猜猜皇帝想嘛的游戏中去的。

因为他们是三公,猜对了。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万一猜错了……呵呵……

周亚夫与晁错正‘欲’拜别。回去准备一下,传达天子指示的事。就听得刘彻又道:“考举将至,请丞相与御史大夫统治文武百官,公卿贵族,明,宣室殿议事,讨论考举安排,以及各有司衙‘门’的准备工作!”

这是肯定要讨论的事

考举的具体事务,这个好说,早就‘’给内史和少府去安排了。

但问题是,这次录取的士子怎么分配,怎么安排,这才是需要扯皮和讨论的关键所在。

在这件事上面,肯定会有衙‘门’的利益受损。

与其等考举以后,各衙‘门’扯皮,还不如在考举开始前,就把问题搞定,任务分配下去。

只要经过朝议后定下的事,各衙‘门’是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克服困难去执行!

“诺!”周亚夫与晁错一拜。

刘彻于是站起身来,道:“时间不早了,两位卿回去准备吧!”

“臣等告退!”周亚夫与晁错一拜。

………………………………………………

当天晚上,刘彻又下了一道训令,用印之后,由少府发往全国各地的郡守衙‘门’。

这道训令是刘彻白天明发的那道诏令的补充,但,它并不会出现在大众眼前,只会出现在县令以上官员的办公文案上。

这道训令的内容是这样的:夫婚姻之礼,伦之大者也,酒食之会,所以行礼乐,今两千石或擅为苛禁,禁民嫁娶不得具酒食相贺。由是废乡党之礼,令民亡所乐,非所以导民也!《诗》不云乎‘民不失德,糇以愆。’勿行苛政。

这道训令的下达,算是结束了自秦以来,老百姓结婚都要偷偷‘摸’‘摸’的办酒的历史。

而在原本的历史上,汉室解除禁止民间婚嫁酒宴的命令,还要等到几十年以后的宣帝刘询上台。

第二天,朝会上,刘彻又通过联合丞相周亚夫与军方,完成了对官僚阶级的碾压。

确定了考举后士子的分配方案。

在这个分配方案中,少府将会分到五百,补充进包括军械督造、工程建设、园林管理等各个部‘门’。

军队方面分走了五百,作为各部曲的文职军官。

内史衙‘门’分走了一千,作为关中各县以及长安各闾里的基层佐吏、官员。

剩下的,其他衙‘门’平均分配。

同时,在朝议上,还确定了士子分配的原则。

刘彻学习后世高考的先进经验,提出了志愿方案。

即考举开始后,所有士子必须在试卷上写明自己最向往的衙‘门’名称。

而各衙‘门’则会在考举之后得到通过考举且填写了该衙‘门’的士子名单。

换句话说,假如某个衙‘门’太过热‘门’,而该衙‘门’分配的名额太少的话,那么,该衙‘门’有权力在这些士子中进行择优选择,简单的说,就是这个衙‘门’再组织一次考试。

至于那些在这个衙‘门’的考试中被淘汰掉的

那就只能明年再来了!

至于某些不太热‘门’的衙‘门’,就不好意思了,也别挑挑拣拣了。

这也算是一个折中的方案吧。

对刘彻来说,能通过这样一个方案。就是巨大的胜利!

当然,胜利的背后。是数不清的妥协与利益‘’换。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