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春秋我为王

关灯
护眼
第81章 收之桑榆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感谢书友祥瑞1.123ma,aba的打赏!

……

贾孟拊掌道:“然也!正是范氏。”

赵无恤皱起了眉,这个家族,简直是赵氏最大的拦路虎。

原来,‘春’秋的们认为,上古之时,有智慧的贤创造器物,心灵手巧的循其法式,守此职业世代相传,叫做工。熔化金属而制作带利刃的器具,使土坚凝而制作陶器,制作车而在陆地上行进,制作船而在水上行驶,现如今百工所制的器物,都是圣贤的创造。

而陶器,自然是陶唐氏,也就是尧帝的手笔。

无恤懂了,范氏为祁姓,出于陶唐氏,其家族传承了数千年,一直有制陶的传统,持续到了今天,自然是陶器制造和贸易的主导者。虽然这东西单个算,价值不算贵,但耐不住所有都需求,薄利多销下,还是能赚不少币帛的。

而漆器虽然销量较少,但却价格昂贵,范氏的漆园遍布领地,也牢牢占据了公卿大夫这个上层市场。

所以,在范鞅执政后,这一优势更是被放大了数倍,新绛陶市,乃至于整个晋国的制陶业,可以说是范氏一家专营。别看这里商铺五‘花’八‘门’,可背地里,多半有范氏的背景!

而且,那范鞅,到底什么时候会死?他已经八十岁了吧,在天下的舞台上活跃了六十多年,却还活蹦‘’跳的,甚至能披甲领兵。越是了解这个的过去,赵无恤越是觉得他可怕,赵鞅上次输的,其实一都不冤枉。

赵无恤沉‘吟’不语,却是赵广德又凑过来,一句话就把贾孟给卖了:“贾孟,来新绛的路上,你不是和我说过,因为齐鲁两国在打仗,齐国掠夺了鲁国的城邑,抓获了许多百工陶匠。齐把其中一些转卖给了郑国商,在温地‘’易,而郑国商又要将他们卖到新绛中来么?”

还有这种事?赵无恤孰视贾孟,也不知道他是刻意隐瞒还是忘了,少年君子不怒自威,看得贾孟心里发‘毛’。

他便苦着脸道:“好叫君子知道,那些郑国商,大概要过上半月才会到达新绛,也不知道那时还能剩下多少。这样,不如等半月后,君子再来市上看看?到时候小应当还在,一定引君子去市,买下那些陶匠。”

市,就是隶市场,虽然对这种方式很排斥,但却也是目前获得高级陶工最可行的办法。赵无恤了,这贾孟还有些眼力,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以后有机会,少不得要照顾下他的生意。

贾孟又说道:“不过,君子可要早些过来,听说最近半年,有个卫国的年轻行商因为估算货物盈缺得当,在新绛大赚了一笔。之后他就经常在市转悠,遇到卫国籍贯的隶臣,他出钱赎买,遇到鲁国的,他也赎买,而且不收为己用,反倒顺路带他们回国归家……若是君子来晚了,恐怕就被他赎走了。”

“哦,还有这等奇?”赵无恤心中奇怪,不是无‘’不商么,居然还有做道主义事业的商,简直和那极具国主义‘’神的弦高有得一拼啊。

“可不是,不过看他的打扮,儒雅斯文,大概还是一位士家的子弟。不说话时礼仪得当,可喊起价来却一不客气,能言而善辩,可惜小忘了他叫什么名字……”

“咚咚咚。”

就在这时,市中敲响了闭市的锣声,这是宣告一天‘’易结束,市场将要关‘门’,看来,今天的事只能作罢了。

临走前,赵无恤考虑了一会,对贾孟说道:“我且问你,若是有一种‘陶器’,其表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在晋国有没有销路?”

贾孟一愣,心道这世上真有此奇物么?

他斟酌着语气道:“大概……不会差吧,士大夫和商贾们应该会喜欢的。”

“若是让你来卖,你敢不敢?”温地是赵氏小宗,而且有赵广德这层关系在,跟温地开要一个商,或者进行合作贩卖,应该没什么问题。

贾孟心中一喜,但随即又哭丧着脸道:“君子,小只敢做转卖的小本买卖,从中军将家中夺食的事,小还不够格,放眼晋国,也没有几个商敢做。”

他也只是个普通商贾,靠着温大夫赵罗的庇护,在新绛市中做转运和小本生意还行,可要是想介大宗买卖,尤其是执政范鞅一族专卖的漆陶业,肯定会输得连骨渣都不剩下。

赵无恤心中叹了气,这贾孟胆子还是小了些,竟不知道他错过了一个发大财的好机会。看来,自己不仅仅需要寻找技艺高超的陶匠,而且还得寻一个负责中转贸易的商,最好是有胆量,有节‘’,还能忠于自己的。

要不然,到时候去下宫求赵鞅帮忙找找线路?但赵鞅曾明言,一年之内,一切靠四子经营,除非况急迫,否则他不会提供太多帮助。

赵无恤侧目看了看乐符离,铜鞮大夫一族,也有自己的商和‘门’路。但像乐氏这滑家族,得罪范鞅的事,大概也是不敢接的吧。

也罢,等到半月后的三月十五,再来看看,这种事,可急不得。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