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春秋我为王

关灯
护眼
第290章 莫善于借贷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既然甄、廪丘上层建筑吸纳了当地贵族,搭起了稳定的架子,然后就到了地方的基层力量,国了。

和晋国一样,在齐、卫,国还享有较高的政治地位,甚至还更胜一筹。他们有当兵打仗的权力,所以是贵族统治者倚重的中坚力量,国心的向背,往往决定着当地卿大夫的成败去留。

“想要真正地统治一个城邑,光让国惧怕可不够,恐惧会驱使服从,却无法让心甘愿地效命。所以吾等还得想办法让他们对本大夫信之,亲之,之。”

无恤提出的要求很高,但他手下有智囊张孟谈,不必事事都绞尽脑汁去亲力亲为,这位新近上任的甄邑宰微微思索后,便想出了一个主意来。

“要在国中立信,莫善于货贷!”张孟谈当时如此说道。

货贷,也就是借贷之事,可以缓之急,救济国中贫困的庶民甚至于贵族。

赵无恤读周礼时知道,货贷在西周时开始出现,周武王时便“分财弃责,以赈穷困”,周公还专‘门’设立了周官“泉府”,职务是掌管市肆征收布帛,以及货贷之事。

到了‘春’秋时期,随着“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卿大夫之间展开‘激’烈的火并。部分贵族“蓄聚积实,如饿豺狼”,晋国的栾恒子就“假贷居贿”,也就是放高利贷,结果引发了国的不满,为栾氏的覆灭积累了仇恨。

而有见识的卿大夫则纷纷向国民施小惠以市恩信,无息贷放成为实现其政治目的的重要手段,张孟谈建议赵无恤做的,就是类似的事

“大夫,当年宋国的公子鲍对国加以礼遇。宋国发生饥荒,他便把粟米全部拿出来借贷。对国内有才能的,没有不加事奉的;对亲属中从桓公以下的子孙。没有不加周济的。宋昭公无道,国都拥护公子鲍。于是他得以弑君继位,成为宋文公。”

赵无恤对张孟谈的这一想法感认同,而且他也记得,自己的岳家司城乐氏也有过类似的事

那是鲁襄公二十九年,郑国发生饥荒,而当年的粟麦还未收割,民众困苦不堪。担任上卿的罕子皮根据父亲罕子展的遗命,给国借贷发粮食。每户一钟,郑没有挨饿,子皮也得到了国的极大拥护。

宋国的司城子罕听说这一况后,便在宋灾时效仿之,他请示宋平公,要求拿出公室的粟米借给百姓,让大夫们也都把粟米借出来。司城乐氏自己的家族借粮食给别,却不写借据,不要求别归还,于是司城乐氏威信在商丘一时无两。甚至超过了华、向和公室。

晋国的贤大夫叔向听说这些况后,说:“郑国的罕氏、宋国的乐氏定能与国同休!二者其皆得国乎?施而不德,民之归也。”

叔向的预言准确与否无恤不知道。但宋公子鲍作了一国之君,宋罕氏、司城乐氏得以常掌国政,齐陈氏之贷则使国“归之如流水”,增加了户与实力。这些借贷都是以政治需要为出发,作为一种收买心,赢得支持的手段来实施的。

那么,赵无恤也要学习齐国陈氏,玩大斗借出、小斗回收的手段,赢取国之信么?

“张子。吾等不必全然效仿,我倒是有一个更好的主意。”

赵无恤想起了一个前世听说过的典故。便将张孟谈献上的谋略初始版进行了一些更改。

……

七月的最后一天,名为乌氏之贾的邾‘’故来到了廪丘城下。

他从高唐出发后沿着濮水河南下。其间途径鲁邑高鱼。

高鱼有户近两千,一万多,也是一个有鱼泽之利的富庶城邑。但因为齐国数年内多次围攻鲁国西鄙的缘故,战‘’方息,原本‘肥’沃的濮北田野上少见农,路经的乡、里亦多烟稀少,行在涂道上,却似被扫了一遍,只见老弱,不见青壮,昔“午道”东段的繁华不再,唯见杂生室,狐兔出没。

但进廪丘地界的羊角关后,邾‘’姑眼前却模样一变,此关看守严密,布局‘’妙,明面上只见五十多分布各处看守,实则看不见的地方还不知隐藏着多少装备‘’良的兵卒,想要夺取可不容易。

“何况此关之北,还有高鱼……齐军越境而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他将这里的地势暗暗记载了心里,打算回去画出图,献给陈恒。

因为自称是乌氏的商贾,是来此‘’付赎金,所以邾‘’姑很快被放行。但车队却被一些突然来到的单骑控制,牛马车所拉的辎重和众衣物内外都被检查过一遍,任何武器都被卸下。

邾‘’姑观察这些容貌年轻的晋,却见领戴着皮制小冠的骑吏打开金光闪闪的木匣时,虽然微微吃惊,却没有表现出太多的贪意。

随后,车队的车夫被留在了这里不得同行,而邾‘’姑也被塞进马车里,那些骑从下马上车,代为驾驭。

透过若隐若现的帷幕,他能看到途径的涂道和农田颇有一些农在劳作,看来晋国大军过境,并没有大肆劫掠杀戮。路上的行也熙熙攘攘,沿途庐舍也有巡视,不复高鱼的凋敝,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