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春秋我为王

关灯
护眼
第348章 孔夫子的局(上)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最后死在了外面,至死都没有原谅季平子。季平子也恨之,于是便在昭公归葬时故意坏昭穆制度,使昭公不能和先君葬在一起,以泄‘私’愤……”

赵无恤还没说什么,却是小宗伯怒了:“子我不能为先君和故执政隐恶,这成何体统,简直不当子!”

原来他小宗伯这个职务,就是因为季平子而获得的,于于理自然要为其不合礼法的事遮掩。

阚止却没有像一般的鲁国少年一样讷讷认错,而是反驳道:“我听说君子不袒护别的过错,季平子这件事做的不对,难道小宗伯在司寇发问时要袒护他的过错么?”

于是乎,一老一小出了陵寝后便吵开了,一边吵,阚止还偷眼看赵无恤的反应。

无恤则笑着将他们制止住了,还出言批评了阚止一番,说他不尊老者,却没有实质‘’的惩罚。

赵无恤手下有几个年轻的半大少年,不同于在陶丘跟着子贡作事的邢敖,也不同于公西赤的腼腆知礼,阚止的表现‘欲’比较强。他方才不顾小宗伯的身份而与其争论,在赵无恤想来,大概是想在新的主君面前显现自己的独特吧。

是个聪明,却也是个天真的,容易惹事的

“聪明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也;博辩广大而危其身者,发之恶也。为子者毋以有己,为臣者毋以有己。”

赵无恤不由想起了在柳下季别院里,孔子引用老子的这句话,他现在觉得阚止这和此话极其切合。但他一向的用准则就是,有缺陷者只要放对地方,也能发挥才,回到西鄙后,倒是可以让阚止试着做一个监察类型的小吏。

虽然引发了一场小争吵,但这趟祭拜,赵无恤还是做足了鲁国臣子的范,惹得邑内那些冠带氏族赞不绝

“上马则为勇锐师帅,下马则为礼仪君子。”这便是他得到的士大夫风评。

……

之前说过,阚城的政治地位极其重要和敏感,所以鲁侯和季氏孟氏听闻先君的陵墓无事后,松了气之余也不想赵无恤长期驻留。便在回复的简牍里大赞他此次的功劳,承诺在捷报里的一切要求都会同意,也会追究周边诸邑不发兵相助的罪过,婉转地提醒他可以回新封邑看看了。

无恤见武卒已经休整完毕,再度‘’神抖擞起来,便在接到鲁城的回应后,带着全军开始往中都走,再转向西去郓城。

十月中旬,在中都粗略修缮过的外郭处,他看到宰予带着一众邑吏和孔‘门’师兄弟前来相迎。

扶着车栏,赵无恤突然恶作剧地想,要是在宰予和阚止这两个撞字的面前喊一声“子我”,究竟谁会先答应?

但靠近之后,他却发觉宰予脸‘色’有些忧‘色’,同时也没有群里看到扬言等无恤凯旋后,会第一个在此迎接的子路。

子路会说谎,会不讲信用?

连阳虎叛军都会对这种可能嗤之以鼻……

以赵无恤对这个轻侠儒士的了解,哪怕是下起鹅‘毛’大雪,他都是握着长剑等候在此,笑咧咧地追问战事的细节。

他一定是遇到了什么天大的事,只能背诺。

于是赵无恤盛邀请宰予与自己同车而行,待这位代理的中都宰上车后偏过悄悄问道:“出了何事,为何不见子路?”

宰予擦了侧脸颊的汗道:“好让司寇知晓,子路不在邑中,他和子渊一起,昨陪同夫子远行了。”

孔子喜欢坐着车到处云游是真的,但他伤处还没全好,中都也百废待兴,居然就出‘门’了?赵无恤猛然嗅到了一丝不妥。

“孔子去了何处!”他语速急促地追问道。

齿伶俐的宰予此刻却有些结和慌‘’:“司寇,我也没料到,夫子在接到叛贼公山不狃召唤后,竟然真的去了费邑!”

ps:感谢书友九天炎羽 ,songqunn ,迅‘’ ,小岛001 的打赏!感谢各位的月票!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月票!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