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和齐国货殖之争时,子贡你曾对我分析说,齐国每年十月开始,便征发民众去从事盐业,在海滨大肆砍伐薪柴,以陶制的
腹器皿煮海水为盐,到次年正月,可煎成海盐三万六千钟。”
用手搓着铜豆中的白盐,赵无恤看它们的眼神,仿佛是在看一堆黄金,这可是
需要的战略资源啊。
子贡道:“不错,纵观天下产海盐的邦国,无论是燕还是吴、越,都是煎海煮盐。”
赵无恤忧虑地说道:“齐国有长达千里的海岸,尚且只能生产这么多,吾等以莒南三十里的海滩,每年能产万钟就不错了,但这仅能满足鲁
三四个月的需求。”
“还有个问题,煮盐产量少,成本高,特别是消耗木柴量大,煮成1钟盐约耗木柴400斤。其实要将海水变成盐,不光可以用煎煮,也可以利用阳光,利用海风,盐本就是溶于水的,海水一
,不就析出一层层的盐了么?这便是我说的晒盐之法。”
子贡沉吟了,他虽然贩过盐,对制盐之法却只是粗通:”其实海边盐工用煎煮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直接取海水晒出的盐散而苦,根本无法食用,而且往往要长达十余
方能析出,不知主君想要如何晒?“
“可不可以如此……”
赵无恤回忆着前世在海边旅行时见过的盐田,以及纪录片里的景象描述道:“在海边建筑围堤,开挖一些田亩,靠前的田亩浅而广,谓之为蒸发池;靠后的田亩稍微
一些,谓之为结晶池。再让
开挖沟渠,或者利用
汐让海水灌
,春夏烈
晒,数天后海水便能蒸发许多,再将这些较咸的卤水继续往后引
结晶池,如此的话。可能更容易析出可食用的盐来……”
“这是大体的想法,你让
在莒国多招募些盐工,效仿冶铁技艺,布下重赏让他们尝试即可。就算第一年不产盐也无所谓,但务必要将这晒盐之法研究出来。”
无恤担忧光是那短短的海岸线根本不够煮盐,所以不得不另辟蹊径,提高效率和产量,方能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想办法利用海盐创造收
。
“听上去似乎可以一试。”子贡诧异地看了一眼主君,在晋国那个小乡时,被乡民们称之为”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赵无恤就常突发奇想,代田法、龙骨水车、石磨、面
、瓷器等器物都有他的影子。来到鲁国后在技艺上的少了许多,仅仅是纸张一项,在制度上的妙想却依然层出不穷,这次又灵光乍现了?
无恤轻咳一声解释道:“我的灵感还是来源于魏氏的解池,南风吹拂,则池水枯竭,自然成盐。而且也有当地
在池水
处引水
麻田。分灌川野,
夜
晒后洼水
竭,土自成盐,亦称之为盐田。”
子贡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还请主君将这法子
述让笔吏抄下来,我这就安排
去做。”
他又想起,如今瓷器和纸张的售卖给鲁国带来的财政补充已不亚于著名的鲁缟,而这种不用消耗木柴,也会省许多
力的晒盐法一旦成功,定然利润百倍!甚至能以较低的价格横扫天下盐市。让齐国
丢掉最大的财源!
于是子贡便压低声音补充道:“臣一定会让参与此事的
严格保密的。”
“正当如此。”
无恤了
,其实他也只知道大体的式样,却不知道具体程序,直接将海水引到盐田里就大功告成?当然不可能。用海水晒盐也需要技术,否则,盐的产量会很低,不过他一向是提供出大体的方向即可,具体的事
让海滨的盐工们琢磨去吧。前世在云南和四川
界处,还有尚处于氏族社会的当地
提盐井里的卤水晒盐。手艺已相当纯熟高效,这时代的齐、莒盐工应该不比他们差吧?
而赵无恤的心思,还得放在国事家事上呢!
他从莒国赚了一个出海
,鲁国从此不再是内陆国,面朝大海,未来有了无限可能,再加上与乐灵子的婚事定下
期,心
大好,便亲密地拍着子贡的肩膀道:“过几
少不得要再辛苦子贡一趟,替我去宋国向乐氏纳征、请期。”
能承担此事,对于为臣者来说,是莫大的荣誉,在未来主母那里也能留个好印象,不过子贡却有着另一件心事。
他庄重地下拜顿首道:“仆臣领命,此外还有一事,本不该置喙,但主君大婚陪嫁的媵,下臣正好有一个上佳的
选,在此斗胆建言,还望主君察之。”
赵无恤方才的亲昵顿时没了,他背起手来,审视地看着子贡,淡淡地问道:“不知是哪家的好
子,竟值得子贡如此郑重地推荐。”
子贡抬起眼看了下赵无恤的面色,
吸一
气道:“正是子贡的师妹,夫子之
孔姣!”
……
“孔姣……”
赵无恤偏着
想了半天,才想起来自己是见过此
的,那是三年前的事
了吧,当时他解了盗跖围困中都邑之围,去看望受伤的孔子时,孔鲤送他出门,在菜圃旁遇到了那个少
。
“我记得她好高的个
,也不知道现在多高了……”
这便是赵无恤对她最
的印象,那时候的孔姣才十三四岁,便七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