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春秋我为王

关灯
护眼
第683章 河伯娶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PS:第二章,求推荐票,求月票!

春秋之世是文明的萌芽,许多地方还是一片丛莽,信奉着从氏族时代便流传下来的神祗,什么山鬼、水伯之类层出不穷,一个新上任的官吏想要得到当地认可,最方便的事莫过于抚恤年长者,其次便是朝拜当地神主。

而漳河沿岸的居民,信仰的正是漳水“河伯”。

由于漳河上游落差巨大,下游下泄不畅,沿岸常受水患影响,一直以来灾害频繁,沿岸民众受其害。故而对这种每年都要发生,能轻易夺走自己命,毁掉田地房宅的自然现象心生恐惧,转而加以崇拜,并衍生了许多不知真假的传说。

邺城当地就有这样一句俗语:“若不为河伯娶,则水来漂没,溺其民”!

“所以邺地每年九月初时都会举行祭祀河伯的聚会,邺城里居住的三老、城宰每年都要向沿河百姓征收赋税搜刮钱财,用于为河伯娶妻。”

成抟说完后,赵无恤对这件事有了一种强烈既视感,没错,西门豹治邺是每个小学生都知道的事,河伯娶妻的故事印刻在脑海里,没想到这春秋之世的邺地,已经有这种事发生了。

他也不急,而是让成抟将”河伯娶妻“导致的民生疾苦一一道来。

“城宰和三老们收取的粮食钱帛价值十几万石,他们只用其中的小部分为河伯娶妻,而和巫祝一同将剩余的钱粮瓜分,所以当地每年要多缴纳一份钱粮,此为一害也。”

“到了为河伯娶妻的时候,巫在城内行巡,看到庶民家中的漂亮子,便说‘这子合适作河伯之’。三老城宰便立刻去为河伯下聘礼。让被选中的子沐浴更衣,给她做新的丝绢花衣,在河边建造斋戒用的房子,张挂起赤黄色和大红色的绸帐。让此住在里面。”

项橐好奇地问道:“然后呢,河伯本就是虚构的神祗,如何让这被选中的子嫁给他呢?难道是像齐国的巫儿一样养于家祠中终生不嫁?”

成抟摇了摇:“比齐国的风俗要残忍得多。他们让子在岸边居住十几天,也就是九月初的时候。众又一起出资建造一艘胶沾的小船,上面装华丽,有嫁必备的床铺枕席。让子坐在上面,然后把它浮到河中,漂了几十里胶化。船只便沉没了,而子自然也只能沉水底葬身鱼腹。但巫说子并没溺死,而是下到河中水府,成了河伯之妻,与他共享富贵。众这才在岸边祭祀牛酒饭食,结束仪式,而河伯若满意,明岁便不会发大水漂没沿岸,若不满意,明年就会继续洪水滔天……”

项橐大惊:“这哪是什么河伯娶妻。就是活祭祀啊!”

在赵无恤的严令下,鲁国已经禁止了活祭祀和活殉葬,保守的旧贵族对此有不少怨言,但开明的士们却拍手称快。习惯了鲁国那种较为文明的环境,项橐乍闻河伯娶妻的真相,颇有些震惊。

成抟继续说道:“谁愿意将自家儿送水中淹死?那些有漂亮子的家,担心巫祝以河伯名义强取,因此大多带着自己的儿远远地逃跑,或去中牟,或去邯郸。也因为这个缘故。城里越来越空,以致更加贫困,此为二害也!”

赵无恤沉吟片刻,起身道:“借助河伯的名义。当地巫祝的名望和势力越来越大,先前宴请当地僚吏,巫师不到,其他三老之类则不敢先到,此为三害也……”

……

项橐料想自家主君可能要做些什么事,不由激动地问道:“将军打算怎么做?”

无恤缓缓说道:“我想起一件类似的事来。不但漳水有河伯,大河里也有,负责管理北方河川。当年齐国大旱,齐侯杵臼召集群臣并询问说,天久不雨,庄稼死,民众都在饿肚子。寡让巫祝卜了卦,巫祝说,作祟的鬼怪藏在水里。寡准备再征收一次赋税,用来祭祀河伯,可乎?”

项橐和成抟颔首道:“的确是和邺地的形很像。”

无恤继续说道:“当时众臣没有回答,只有晏子站出来说不能这么做。河神以水为国,以鱼鳖为臣民,天久不雨,泉水将断流,河川也会涸,到时候他的国家将消亡,鱼鳖臣民也会死,他就不想要雨水吗?这说明河神根本管不到降雨,祭它又有什么用呢?还不如轻徭薄赋,想办法开挖沟渠,帮民众渡过难关……”

他冷冷说道:“我很佩服晏子的见识,各地维持一定的祭祀,让民众有所畏惧,不要作犯科是好的,但借祭神之名残民,却是我万万不能容忍的!大军不将发兵北上,我在邺地呆不了几,不如就乘着赶上这‘河伯娶妻’的盛况,顺便将导致民生疾苦的这三害一并除了!”

是夜,当地的三老、巫祝收到了这样的消息:赵无恤说,到了给河伯娶妻的时候,他也要去参加此盛会。

邺地的三老、巫祝大喜过望,相称善,过去被邯郸氏派来当地为宰的,最初可能会对这风俗皱眉,可子久了,还是得顺着地蛇的意思来,毕竟河伯信仰根蒂固,而且谁也不敢保证明年不会发大水。

如今见拥有两万大军做后盾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