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春秋我为王

关灯
护眼
第823章 碧血丹心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算半个鲁,还记得从泰山附近的蜀邑时,读过几卷书么?”

苌弘叹了气:“故乡里闾中只有一卷竹书,在当地豪长手中,被他视若珍宝,轻易不肯借观看;乡中三老掌握的竹简亦不过四卷,老朽就因为在乡礼上比较突出,被三老相中,靠这四卷书启蒙识字。我大器晚成,离开乡中后,鲁国官学就学,二十六岁才开始学《诗》、《书》,诵二万言。二十九岁时至齐国海滨,遇方士,学《易》和各种方术,亦诵二万言。又至成周,最初为天官小吏,学习天官书四万言。最后靠着刘献公的关系,得以进守藏室,在老子指下阅览千卷藏书,顿时不释手,花了数年时间沉迷其中,这才多学了些东西,前后亦不过百万言。”

赵无恤了,这在他预料之中,一百万字的阅读量,这就是这时代尖大学者的程度,老子、孔子、计然等也不过如此,不会比后世的一个高中生多。当然,他们也有天分和生阅历、叙述来弥补。

但那些普通的士,一生的阅读量能有苌弘三十岁前的八万言,就足以被称之为“闻”了,除了像成周、商丘、曲阜等藏书成百上千的守藏室,在其他地方很少能获得海量知识,就连孔子教学生,多半也只能叙述。

所以在大战之后,赵无恤心里冒出了一个念,一个让天下士趋之如骛的主意……

他说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成周守藏室毁于王子朝之。”

苌弘遗憾地说道:“不错,藏书大部分被王子朝带走,守藏室残留的不过十分之三四。”

无恤笑道:“就连这十分之三四,天子和刘、单二公也答应给我了。刘公在向赵氏赔偿一部分田地、钱帛、之余,也将王城守藏室的不少典籍割。”

苌弘痛心疾首:“唯名与器,不可假,这些典籍,也是成周的神器啊,怎能当做礼物送呢……元帅打算如何处置它们?”

无恤道:“这些典籍,加上从商丘、曲阜、濮阳、绛都、临淄、莒、陶丘、薛各地或购买,或获赠,或抄录得到的共计万余卷殷周和诸侯各国的古籍文献,将汇聚在邺城,我要在那里建立一个新的守藏室,能藏书两万卷!”

“藏书两万卷……”苌弘始料未及,为赵无恤这野心怔住了,惊讶程度不比他听闻此子迁都铜鞮,囚禁晋侯要小。

“我想请先生作为邺城守藏室的祭酒,与卫国的遽伯玉,晋国的史墨、史赵,鲁国的左丘明和部分孔门弟子一起,将其收编整理,编订成纸张书籍,造福天下士。”赵无恤胸有成竹,他不信作为一个书的博学之,对政治有些灰心的苌弘会拒绝他。

他根本就没有拒绝的可能!

果然,苌弘犹豫了,重新审视了赵无恤一番,比起之前此子全副武装压周王卿士,现在衣冠常服,文质彬彬的他更为可怖。

当年周公旦朝歌,在他的兄弟和族们忙着到处抢占金器,争夺时,他第一个进殷商的毫社里,将大巫打算销毁的甲骨和金文、盘铭全部截留,由此刻学习了殷礼,加以损益,创制了完善的周礼!

在获得显赫武功的同时,也要粹于文教,这才是中原大国与戎狄蛮夷以力夺取的区别,也是王道与纯粹霸道的区别!

苌弘好奇地问道:“元帅你……究竟想在邺城做什么?”

赵无恤望着广阔的大河笑了。

“我想要以邺城守藏室为中心,建立一座可以容纳千的学宫!”

“我想要让天下自由身的士,尽吾彀中!”

“我想要请先生助我,继三代之绝学,开万世之太平!”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