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春秋我为王

关灯
护眼
第825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知氏认为“晋国未宁,安能恶楚、郑,必速与之!”他们对此视而不见,反正地大夫士蔑在战争里中立甚至偏向赵氏。

不过现如今晋国执政换了,郑国便开始揪心了:赵无恤会不会翻脸跟郑国索要地?到时候是给还是不给?他们之所以将孔子敬为上宾,也存了此毕竟与赵无恤和诸多赵氏重臣有师生关系,实在不行就将他作为质!

然而几个月过去了,赵氏那边倒没有太大反应,反而是韩氏占据了河外的虢、宜阳等地,对一条伊水相隔的地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这让郑国意识到,自己有了一个新的敌,韩氏!

……

面对韩氏的挑战,郑国不像赵氏那般惧怕,他们开始积极寻找靠山。一时间,秦国与郑国开始迅速接近,加上秦楚的传统盟友关系,秦、楚、郑隐隐结成了一个对晋防御同盟,不过这其中却没有赵氏太多事,秦国在河西隔着大河对峙的是魏氏,郑国则与韩氏有冲突……

隐隐约约,事竟开始朝着赵无恤希望的方向发展了。

不过在这件事之后,郑国君臣对待孔子的态度是越来越冷淡,有一天罕达与孔子谈,看到天上飞翔的雁,仰注视,神色心思不在孔子身上。

孔子于是知道,自己又到上路的时候了,他的生命里,注定刻着流二字……

“夫子,吾等该前往何处呢?”这一年的一月底,喧嚣的新郑街上,师徒一行又一次站在十字路

孔子坐在牛车上闭目,凝神思索了一会后叹了气:“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就去陈国、蔡国那边看看吧。”

于是一行辗转南行,朝媯姓的陈国驶去。

两个月后,被困于陈蔡之间的孔丘疲力竭,却不曾后悔当初的这个决定。

他从不为自己做的任何选择懊悔!

...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