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春秋我为王

关灯
护眼
第831章 桃之夭夭(上)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眼睛都快陷脸上的赘中去了,他轻声细语地站到二之间,看似一个调和者。

但说出的话,却是完全偏向越国的:“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越,又何求焉?”

……

伍子胥心中一惊,用不可思议的目光瞪向伯嚭。正如《河上歌》所唱的‘同病相怜,同忧相救’,他和伯嚭都与楚国有仇,就好比惊飞的鸟儿,追逐着聚集到一块,谁能不其所近,而不悲其所思呢?何况这个楚国旧过去对他服服帖帖,办事也极为可靠,所以伍子胥也从未怀疑忌惮过伯嚭,今天怎么会如此糊涂!

他不由想起当年伯嚭刚刚吴时,吴国大夫被离对自己说的话。

“君以为伯嚭可以信任吗?恐怕是只见其表,不见其内。我看伯嚭为,鹰视虎步,本贪佞,专功而擅杀。如果重用他,恐怕您后定会受到牵累!”

当时伍子胥不信,还是向吴王阖闾推荐了伯嚭,可时至今,他已经有所警觉了……

随即,文种被请出帐外等待,而在帐内,吴国的第一和第二大臣开始在存越和亡越上,生了巨大争执!

“吴国与越国,乃仇雠敌战之国也。吴越周边三江环绕,民众无处迁移,故而在这一隅之地内,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此乃天地形势注定,根本无从更易!仆臣听闻,住在6地上的习惯于住在6地上,住在水上的习惯于住在水上,北方中原的燥之国,吴国就算攻而胜之,也不能久居其地,不能乘其车马。唯独越国,与吴地语言相近,习俗相通,吴国攻而胜之,便能占据其地,民众能乘越舟,纵横江河之间。此乃灭越之大利,无论从仇怨还是利益而言,越国君必灭之!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到时候再追悔就来不及了!”

伍子胥不愧是大行,分析起利弊来很有一套。

但他对夫差的了解,却仍不如伯嚭几分。

“大王啊,大行虽然说灭越有利,但在这种况下,即便灭了越国,吴国得到的又是什么呢?充其量不过是一堆打烂的,空无烟的土地,要是这样的话,这次伐越行动的花销就无支付了。”

夫差的目光在伍子胥和伯嚭身上来回而动,最后还是对伯嚭的说辞更为心动。

如今越王勾践愿意俯称臣,美财宝任由所取,且吴国的霸权已经笼罩在这片古越之地上,保留越国的建制,让他们代为管理杂散居的越部落,则为吴国减少了直接统治会稽地区的诸多麻烦,至于父仇?嘿,直接的杀者灵姑浮已经被夫差俘虏杀死,而国仇,在这次蹂躏越都城的过程中,不是已经报了么?

若要像伍子胥所说的,坚持灭掉越国的话,那就是将对方到无路可退,只好跟吴拼命的境地。越国一旦城外困境中的斗兽,这对即将迎来梅雨的吴国而言可不是个好消息,越的韧他们清楚,罐子摔起来,文种所说的决不是空来风。

更何况,越的数千残余要是真的就扎在会稽大山里,乘着梅雨季节向东跑到句余山以东的外越地区去,那吴越的战争就无穷无尽了,因为那边山林岛屿纵横。虽然左右不了大局,但水6皆通的越神出鬼没起来,也足够吴国穷于应付上一阵子了。

越地多山、多岛,剿灭艰难,夫差可不希望把力继续放在这里!

且不说西面的大敌楚国已经重新征服蔡国,将战线推回淮汭一带,若不快些给楚一教训,只怕群舒之地不稳固。

此外还有另一件事,也让身在南国的夫差常常北望,心有不平。

“晋国赵卿将内娶其姊……”这个新闻被津津乐道,赵无恤一时间成了齐襄公其妹文姜、齐桓公姑姊妹七不嫁一样有特殊癖好的代名词。

不过赵氏宗伯也给出了理由,力图向天下证明赵氏长季嬴乃赵氏童养之媳,她出身高贵,乃流亡的徐国公子之,也是徐国公族仅存的血脉!

这个消息大多数是不信的,但却在吴国北方的徐地引了巨大的震动。作为吴国二十年前新征服的土地,徐地的贵族们华夏化已久,被吴国征服,跟着吴文身断,颇有“诸夏陷于蛮夷”的屈辱感,所以他们一直存有重新独立的妄想。

如今赵氏雄霸北方,号令晋国,鲁、宋、泗上诸侯依附,连齐国也怕他三分,赵卿迎娶了流亡的徐国公,岂不是意味着,徐多了一分复国的希望么!?

所以夏以来,徐地似有不稳,夫差也担心自己在这边久攻会稽山不下,导致楚攻淮南,赵略淮北。两淮乃吴国北方屏障,也是更稠密,文化农业更先进的地方,在夫差眼中,可比满是沼泽山林,还有待开数百年的越地重要多了。

一边是没多少的越雀,另一边是丰腴肥美的陈、蔡、宋、鲁,夫差仿佛看到中原在向自己招手……

一边是多次想要凌驾自己之上,大声疾呼时唾沫星子都快到自己脸上,以为凭借着立太子之功,就要对自己的决心指手画脚的伍子胥;另一边是对自己言听计从,一副恭敬仆状的伯嚭。作为骄横独断的新君,自然会更倾向于后者…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