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春秋我为王

关灯
护眼
第992章 蒲坂之战(下)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辛苦挖好的防御设施只能在白天阻止赵骑靠近,太阳一落山它们就将失去用处,因为即使是以子顺善之名,也很难在漆黑的夜间用弓箭瞄准击,敌在暗他们在明,完全是被动挨打的局面。

所以为了避免士气丧尽阵脚自,子顺便孤注一掷地命令他的校尉,带着数千秦兵,分为三出营,迅速通过被赵军填平的壕沟,想要与赵骑短兵相接。

看到秦军出营,虞喜面色有些惊异,等再看到秦着密密麻麻的通亮火把时,则忍不住骂了一声:“聪明。”

从记事开始,他就在下宫马厩里给赵氏养马,后来被赵无恤提携做了将吏,创建骑兵,这十几年来也一直与马匹打道,照顾它们起居,纵它们长途跋涉,冲锋陷阵,对这种动物的脾特那是再了解不过。

代北的兽医曾告诉他,比起鹰枭甚至眼而言,马的视力不算很好。因为马眼位于部两侧,虽然能很警觉地发现左右动静,却不擅长判断前后距离,在跳跃壕沟或跨越障碍常会畏首畏尾,出现惧跳的现象,若在战场上,马儿就会在面对敌阵时“临阵脱逃”。因此,代北骑兵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帮助坐骑判断距离,让它们战胜恐惧,只有做到这一的马儿,才是一匹合格的战马。

除此之外,马匹善于捕捉移动的靶子,但对周边静态东西如蛇、兔、埋伏的等常常发现不了。这些东西突然出现时,经常会惊吓到马匹,牧马炸群、役马惊车和乘马失控,甚至造成骑手伤亡,其中以公马尤甚,所以不少战马都得先骟过。

这种况在地况复杂和夜间行动时更加明显,骑手要不断地用声音的肢体语言予以抚慰才行。

不过有短必有长,马匹在夜间的夜视能力却比要强,在漆黑的夜晚能清楚地辨别道路和周边环境。对于这种原因,临漳学宫的有争论,有说是因为马在足膝上有“夜眼”,有说是因为马儿眼睛里有一层能见到微弱光芒的膜,更有甚者说马儿晚上不是看,而是靠听觉行动……

总之,正因为如此骑兵才能夜行,只可惜这种况只有在弱光况下才行,强光对马是一种刺激,经常引起马的不安。一旦对面打着密集的火把靠近,马儿又要开始惊慌失措了,这也是为什么骑兵尽量避免夜战的缘故……

举火的数量有多,一时间,赵氏马匹们响鼻不断,四蹄不安地挪动,这是它们畏惧的表现,这时候纵马匹上前迎战,只怕要折了跟

“怎么办?”邮成的经验没有虞喜丰富,眼看秦不要命地蜂拥而出,他连忙来问这位前辈。

“勿慌。”虞喜当机立断,下令道:“让戎狄骑兵继续在周边游走,朝秦击,上郡骑兵后退百步驻马待命,代郡骑下马……“

他扫视代北骑从们,大声说道:“吾等,结阵步战!”

……

子顺刚成年就做了国君的御戎,所以也是各知马脾的,这才敢带着大半秦军出迎与敌决战。

秦国也有骑兵,其主要特是快速机动,有着强大而猛烈的突击力,尤其利于平原旷野和一般山地、丘陵机动作战。在进行迂回、奇袭、断其后路、袭扰敌后方之类的行动时,常常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功效。但是骑兵作战不适于险隘水泽之地,不利于攻城夺塞。这是它的弱,若在弱上再加上夜战一条,就更加不利了。

在他看来,赵氏想要趋利避害,避免白天攻营被秦重创,但在夜间,只要自己鼓起勇气贴近过去,赵骑也要束手无策了,他们反倒是自己给自己下了套。

夜战就是混战,混战里,兵种单一的骑兵是讨不到好处的。

然而等他们越过被赵骑填平的壕沟,朝前一看时却完全愣住了。

不知何时,前方竟然多出了一支两三千的步兵方阵,结结实实地拦在面前……

是代北骑兵,他们随机应变,果断下了马,结阵御敌。

既已鼓起勇气出营地,此时若要回,一定会士气大跌,何况周围昏暗的夜色里还有数不清的游骑在来回穿梭,寻找机会朝秦阵中放箭,既然下定决定,就要速战速决!

“冲!下马的骑兵没什么可怕的!”子顺知道不能等了,他命令出营的秦兵一脑冲杀过去,

然而赵骑虽然下了马,却不能因此小看他们的战斗力。

“或臂团牌,下马步。一步中镝,则两旁必溃,溃则必,从。”下马步再上马冲击,这本来就是赵氏骑兵的既定战术之一,临时做下马骑兵,对于他们而言只是家常便饭。

所以当秦冲杀过来后,没有如预想中的占到便宜,而是撞到了一只刺猬上。

千余弓骑兵双腿站立,张开骑弓瞄准明火执仗的秦,他们成了步的弓手,虽然骑弓威力不如步弓,但速也要快一些,冲出来的数千秦立刻遭遇了密集的杀。

突骑的一丈骑矛变成了放平的长矛,他们就成了长矛兵,虽然没有冲锋时的可怕冲击力,但站着不动,不断进行长矛刺杀,也是他们的训练项目之一。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