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春秋我为王

关灯
护眼
第1214章 百无一用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时的态度,将赵无恤和赵军吹上了天。

他背后那些依靠饥饿和贫贱认清自己胆怯贪欲的君子儒们,也在不断称是,同时在小心翼翼地观察赵无恤,见此君朱衣黄裳、佩玉鸣鸾、气度非凡,凌驾亿万斯民之上,一怒而诸侯惧,安居则天下息,不由咋舌,暗道自己当年怎么就瞎了眼,没有像子贡宰予等一般投其门下,错过了位居朝堂的机会。

见此光景,赵国的将吏臣僚忍着笑,而赵无恤则摇了摇,让有若打住,随后问道:”二三子当年不是满道德文章,几乎要将寡抨击为桀纣么?何故前倨而后卑啊?“

有若说不下去了,脸色绯红,身后的群儒也低下了

倒是赵侯似是给他们台阶下,叹息道:”也是,生在世,权势、名位、富贵,怎么能忽视不顾呢?二三子前来,是为了求官的吧?”

被赵无恤道来意,做事一向喜欢拐弯抹角还称之为文质彬彬的群儒讷讷,不敢言。

还是有若脸皮比较厚,他展颜笑道:“伯主说对了,吾等前来,正是为了求官!”

他回过,对群儒说道:”有什么好羞耻的?夫子三个月没有君主的任命,就会惶惶不安,读书的士失去官职,就像诸侯失去国家!如今伯主取消了世卿世禄,此乃吾等士的幸运!学而优则仕,当世常也!做官拿俸禄,光宗耀祖,造福百姓,自然是吾等的向往与追求。”

“学而优则仕?”

赵无恤笑了笑:“说得好啊,士希望做官,好比农夫要种地,此乃当世常态。只不过,农夫耕地要靠农具,而士为官,靠的是他们的才。就是不知道,二三子跟了孔子多年,除了识文断字外,都学会了些什么才啊?”

在场的群儒顿时激动了,纷纷亮出了自己的招牌才,要么是通某一诗篇,能够倒背如流;亦或是了解周礼的某个流程,能够一不差地还原古朴的礼制;甚至还有擅长为办理丧事的……

赵无恤听着,心里不以为然,不过想想也是,孔门里,有才和抱负的子贡、宰予、冉求、樊迟、颜高这些,早就在二十年前投靠自己了;而以勇力见长的子路、公良儒,也被叶公所重用,做了楚军武贲;再不济,在德行和学问上最好的颜回、子张、曾参,也一个在楚国被视为博学之,开宗立派;一个在学宫竖起了儒家旗帜;曾参更是在琅琊开办学堂,忽悠自己长子赵好儒……

总之,孔子门下,但凡有出息的,出仕的出仕,立业的立业,如此观之,还剩下的这些是什么废物东西,不言自明。

他有些懒得与这些费时间了,缓缓说道:“诗书之类,在邺城随便一家书局以雕版一印,便可以在全国售卖,还编了学堂教材里。如今就连小学的少年,也能将其中的名篇倒背如流。到了郡府的大学,随便一个大学生也能解读其中含义。至于最高学府临漳学宫里,子夏、子张、公羊高等早就开始为诗书做注,成一家之言。二三子的这微末学问,只能与赵国的小学生相提并论,想要靠此为官的话,完全不行啊……“

赵国不止有武功,还有文教。二十年文教,不是虚的,尤其在邺城,不知不觉间,赵无恤已经造就了一个年轻蓬勃的识字阶层,那些才是赵无恤有信心统治天下的依仗。

最后,赵无恤也直言不讳地告诉他们,在赵国做官,首先有一是必须的,那就是通《赵律》!在场的群儒若是有研习过的,便站出来。

一时间,无出列,群儒面面相觑,没料到还有这么一个要求,这群本来就整倡导道德礼仪,对律法轻视得不行,过去十年间,在这里骂赵国律法罔顾伦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岂会主动去学?

见状,赵无恤不由冷笑:“寡曾听说,所谓的君子儒尽是无才无用之,今一见,果然如此……”

此言一出,群儒大惭,有便要退却而去,还是厚脸皮的有若急了,迈步上前,也不顾高高的儒冠摇摇欲坠,下拜顿首道:“伯主!吾等虽然无甚大用,但君不闻昔秦穆公千金市马骨一事?”

赵无恤当然知道,当年就是因为有如此劝他,他才派去救了郑邓析一命,结果却捡了个宝贝,不光为他健全了赵国的法律体系,关键时刻还能背锅,这种好臣子上哪找去?

有若见赵无恤不言,以为他被说动了,连忙道:”如今伯主初定天下,楚地定然有许多士在犹豫要不要投靠,今君侯拂了群儒报效之意是小,伤了南国士的热忱是大啊!从来只听说过鸟能择木,木岂能择鸟乎?“”巧了。“赵无恤哈哈大笑起来:”我这根树枝,是梧桐木、金玉枝,挑剔得很。汝等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又不识大势,不师今而学古,道古以害今,寡的官是要为民张命,治理地方的,岂能让汝等败坏?马骨寡当然要,但汝等腐骨一堆,要来何用?“

他一挥手,厌恶地说道:”将这些统统轰出去!”

……

“门外的儒生门走了么?”

半个时辰后,昔的叶公府邸,用完飨食,打算睡下的赵无恤问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