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春秋我为王

关灯
护眼
第1221章 大结局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恤面前,突然压低了声音道:“陛下,楚越若有此子,只怕攻取不易,臣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此患……”

“你想要杀了他?何必呢。“

赵无恤却不理,反问道:“那两样东西,你没有泄露出去吧?”

“国之机密,臣岂敢外泄!”

赵无恤颔首,对墨子直言道:“既然如此,墨翟,那朕便与你说一说,必须伐楚越的理由,不单单是因为朕一统九州的志向,也不单单是因为中原已经没有地方安置朕的子子孙孙。”

“朕听说,你一直在楚越倡导弭兵休战,兼非攻,但你可否知道,这世上国与国,邦与邦的战争,因何而起?”

墨子拱手:”昔诸侯兼并,无非是为了土地、。然今中原所辖各郡县,已超过两千万,万家之邑随处可见。而楚越纵然已开放了江南、闽地,加一起,也不到四百万,不论土地,中原都不缺,何苦征伐呢?“

赵无恤道:”征伐,不是因为太少,而是因为有些地方,已经有些多了……按照现在下去,会继续滋生,而土地迟早是装不下这么多……“

……

墨翟一怔,却听赵无恤说道:”在中原,有这么一句古话,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之家可以无饥矣。“

在农业社会,年轻成年后的主要就业方向是务农,每个的理想是拥有一块自己的土地,老婆孩子热炕,过上田园诗般的子,一家温饱,一生足矣!

这是理想的小国寡民状态,然而,增长是指数型的,理论上没有极限。赵无恤建元初期,中原总计才一千五百万左右,土地多、少,政府给每家一百亩地,还可以敞开供应。但随着总量的增加,到近几年,算上隐户,已达到两千五百万左右。像是河东、邺城、河内等地,土地供应就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局面。

现如今,他还能通过开辟淮北淮南、蜀这些地方,通过官府的强制移民安置缓解危机。但继续发展下去,再过一百年,当中原五千万时,问题就要接踵而至了。

在中国,历朝历代,好像总有一个天花板,超过这个天花板就会发各种战,导致锐减,接下又是缓慢的盛世中兴,开始另一个循环周期。

让这个上限增加的,还要靠高产作物的引,可一旦气候发生剧烈变动,小冰河期到来,天花板就再度降回来。

一般而言,引发的周期是如此演进:第一阶段,王朝兴起,稀少,地比例很低;第二阶段,战之后,均收快速越过生存水平,加速繁衍;第三阶段,随着地比例大幅上扬,马尔萨斯陷阱凸显,均收降低,王朝治理水平的降低,往往很容易导致极低的均收水平被推低到生存线之下;随后,第四阶段社会崩溃,天下大

昊朝现在处于第二阶段,赵无恤估计,自己还能活十来年,到孙儿辈时,就将递进到第三阶段了……

如此,一个回重新开始,所谓“治循环”。

拦在赵无恤面前的最大敌,并不是五年前的南党,也不是现在还割据南方的楚越,而是这个治循环的死结。

有两个能够解决问题的办法,一是不断开辟疆土,寻找更多的耕地,通过殖民手段将分散开来,近代欧洲就是依靠向美洲的殖民,缓过了一次17世纪普遍危机。

其次,就是发展科技,让土地能产出更多的粮食,让过去不能开辟耕地的地方能够种地。

赵无恤打算两手都要抓,他准备在自己还在世的时候,解决掉楚越,为子孙免除后患,同时也提前开发南方,等到百年后中原达到一个上限时,才能畅通无阻地涌广袤的江南……

无远虑必有近忧,墨翟,你一直想要阻止战争,殊不知,阻止了今的残杀,也阻止不了明、后的,反倒会更加惨烈!”

见墨翟若有所思,却仍然面带犹豫,赵无恤知道看不到后世两年前中国历史循环死结的他,是不会感同身受的,遂道:”看来靠王道的法子,是说服不了你了,那,便取兵道罢。“”鲁班!下去准备,将那两件利器展示给墨翟看看。”

鲁班有些发慌,连忙道:“陛下,此乃国之重器,岂可轻易示?”

老迈的赵无恤扫了他一眼,鲁班连忙噤声,下去筹备去了。

墨翟心中有种隐隐的不安,却又不知道是为什么,赵无恤让他来到温县水边的宫榭同坐,对他说道:”你主张视之国,若视其国;视之家,若视其家;视之身,若视其身。这就是兼?“”然,若相兼相利,则纵然诸侯并列,天下仍能大同,否则,即便以霸道强行一统,天下,之间,依然会相互为仇,生出动来……“他抬起看了赵无恤一眼,轻声说道:”就像,五年前在宋国发生的事一样。“

那是赵无恤心里的一道疤,同时也是墨子心里的痛,南党之,天道教徒举事,又陆续被镇压,那一次大,死了许多,其中不少还是墨翟的同乡好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