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完美时代

关灯
护眼
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Facebook敲定!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再次,马克·扎克伯格在五年期满之后可以拿到全部41%的份,如果这其中有融资稀释的话,他这41%也同比进行稀释;

最后,如果马克·扎克伯格想在份全部拿到手之后离开Facebook,并且当时的Facebook还没有上市,那么他的份将依旧由李牧以及李牧的基金优先收购,价格依旧按照最近一次融资的估值来计算;

如果当时Facebook已经上市,那么马克·扎克伯格持有的票就可以在市场自由行权,但是作为东,他要对公司的整体发展负责,所以他的份不能一次全部减持套现、以免对公司价带来冲击,他的减持也要分五年来进行,每年可以减持20%,当然他也可以选择继续持有而不做减持。

李牧给马克·扎克伯格制定的这一套份获得、套现以及减持的规定,基本上符合整个资本市场的玩法,而且对大部分的资本家来说,李牧的这套方案已经非常公平仁慈,确保马克·扎克伯格只要在牧野科技待够五年,就能够拿到所有的份,也确保他中间任何时间离开,都能够得到自己应得的回报。

能做到这一点的投资非常难得,在看似高尖的互联网行业,坑蒙拐骗的事一点也不比其他行业少,甚至在这个行业里,诚信和品被践踏的更加彻底。

互联网历史上,无数成功的大佬身上都有愧对合作伙伴的“污点”,共同创业的时候,大家都是好兄弟,一旦创业有成,大家立刻拔刀相见,在这个行业里,一旦见了钱,的本立刻露的淋漓尽致。

有的出尔反尔,有的卸磨杀驴,有的背信弃义,甚至还有吃里扒外、背后捅刀子,龌龊的事在互联网行业简直如家常便饭,几乎每一个成功的项目里,都有核心成员的利益被牺牲、被剥削、被亏待。

一将功成万骨枯的现象在互联网资本圈里格外常见,无论是乔布斯,还是马克·扎克伯格,他们的发展历史上都难免会有这样的污点,李牧相对来说算得上是互联网行业里的君子,所有跟他合作的,只要按照要求踏实做事,就一定能够得到应有的回报。

马克·扎克伯格几乎立刻就答应了李牧的一系列要求。

对他来说,这样的项目能够拿到这样的份额、这样的待遇,已经是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了,所以他对李牧的offer没有任何意见。

李牧随后便立刻让李紫薇跟自己手下的资本专家丁正林联系,让他尽快在国内成立一家投资基金,牧野科技、淘宝网、支付宝以4:3:3的方式共同出资十亿元民币,用作未来在互联网行业进行投资,而第一个投资项目,就是Facebook。

同时,李牧又让林清雅安排专,和马克·扎克伯格一起注册美国Facebook公司,只要公司注册成功,李牧就立刻向公司注资。

待李牧脆利落的把所有事项都安排好,马克·扎克伯格询问李牧:“李先生,您觉得我有没有必要立刻休学?”

李牧摇了摇,说:“你先不要着急休学,你别忘了你给Facebook的发展定位,前期要从高校着手,如果你本身就已经离开高校,那么就失去了最好的推广身份,所以我建议你还是继续留在哈佛,做好Facebook的第一阶段工作,第一阶段完成之后,如果时机合适,你就可以办理休学、全身心的投到互联网行业里来了。”

马克·扎克伯格立刻答应下来:“我听您的!”

李牧摆手说道:“项目一旦开始,所有的方案、节奏、预算都由你自己来定,你订好之后,只需要给我一个方案、让我知道你的规划即可,不到万不得已,我不会对你的方案作出任何涉;另外,如果需要追加投资而你本又没有足够的现金来注资的话,你可以主导公司进行融资,到时候你就把我当成投资,写好Business-Plan、写好自己的估值以及融资目标,到时候我会安排专业的员进来做融资尽调,这些完全按照正规的融资流程来走。”

Facebook是一个极其庞大的项目,602万美元没办法将这个项目推到太远,所以它势必要进行一又一的融资,一边稀释权获取现金,一边提升业绩增加市值。

既然要融资,无论是李牧自己投,还是外部资本投,东们都要稀释权,但如果是李牧自己投,他自己的权就可以避免被稀释,相反,还可以通过马克·扎克伯格权的合理稀释,提升自己实际控制的权份额,何乐而不为?

而且,在企业资本发展的道路上,越早上车的,利益越大。89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