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春秋小领主

关灯
护眼
第二百七十章着急着去挖坑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叔向用预言家的姿态说了这话,他预言的大部分况都在以后的岁月里一一应验了,比如他说韩氏粮产量高,农夫因而容易满足,缺乏奋斗的**这几乎是战国时代韩国处境的描述。

在整个战国时代,三晋的土地上,先是魏氏咄咄,而后是赵氏奋力抗击秦国”而韩氏,在战国的历史中,只屡屡记载着每当魏国与赵国缺粮时,不约而同地向韩氏借粮的记录。

韩氏粮食足,在战国是有名的,但韩氏士兵怯懦,在战国时代也是知名的。原因在于韩氏粮足,百姓容易满足,扩张**不强烈。反过来。因为他们粮足,想要诱惑他们放弃安逸而稳定的生活,走向战场搏杀。所要付出的代价也要足够大这也就是韩起之后,历代韩氏宗主懦弱的原因。

春秋早期。农兵是战场主力;但等到了战国。农夫成了配角,职业武士成了战争主力,也许,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农夫的容易满足

不过,叔向预言韩氏将衰落。但他忘了世间还有一种奇怪的东西。叫做“运气”

韩氏士兵的怯懦在战国时代是著名的。但韩氏的狗屎运却让列国君主想起来,就恨不得以墙。

在晋国诸家族中,韩氏是最软弱的,但正因为他们的软弱,韩氏跟各大家族关系都好真实的历史中,智氏想攻击赵氏,首先想起来跟韩氏商量;而赵氏想抗击智氏。在智氏包围晋阳城三年的况下,也首先想起与韩氏沟通…

缘好,没办小法。

老狐狸韩厥留下的生存技巧就是谁也不得罪,韩氏秉承这种理念传家。到了战国时代,魏、赵两国虽然彼此看对方不顺眼,但列国中谁要攻击了弗氏,来救援的一定是魏赵,在两位铁杆盟友的庇护下,韩国懦”这种运气,想起来。令嫉妒的发狂。

这一,在场的除了赵武隐约知道,无了解,,但赵武绝不会说出去。

叔向谈兴上来,坐在战车上。用对待后生晚辈的态度,指着道路两旁的基础建设,一一评着韩氏的得失,指出韩氏应该怎样发展,两个后生晚辈听的心醉神迷,祈午听的不过瘾,还随身掏出小本子,郑重其事的记录下来:家族发展第一要务。不能光偏重农业,还要学会对外扩被”

一行边走边聊,五后抵达韩城,弗起早已经等的急不可耐了。见到赵武,马上说:“我等待去挖坑,已经等很久了,你怎么才来”嗯,楚国已经被你打服了吗?完全被你打服了?”

赵武,安慰对方说:“阿起哥,楚国真的没力量再战了。在连续两次大战中,楚国的青年不是战死就是被我俘虏,他们连健壮的都派遣上阵了”当然,这些健壮的也被我俘虏了。

如今,楚国就是想打,他也找不出可以战斗的士兵了。”

韩起长长出了一气,掉动着一身肥,用小萝卜粗的手指拍拍胸。满意的说:“那我就出征了一先驱可以出发了”对了,这次你准备挖多大的坑?”

韩起问的是盟誓的况。

盟誓,就是一个坑。当双方签协约后,盟誓双方首先做的是画一个四方形的区域,在四方区域外围设置四尊神像,这四尊神像称之为“方明”象征着四方神灵。

然后,双方从方明的脚下开始挖坑,挖的坑要足够,以便掩埋盟誓所需要的,记录誓词的玉版、玉璧、牺牲、盟书;坑的北壁还要再掏一盒,用来搁置玉币。

这些工作完之后,双方开始填坑。然后在坑上修筑高台,等到盟誓的时候,双方还要在高台上宰杀牲畜,祭告苍天。

盟誓的仪式当中,挖坑埋誓词,是请大地做为誓词的监督,这一动作叫做“后土”;而修建高台祭告苍天,是为了让誓词抵达天庭,让上天来监督双方遵守誓约一所以,誓词的起首惯例是四个字:“皇天后土

在上古时代,“后”是帝王的称号。如大禹的儿子启自称为“夏后氏”还有传说中的“后鼻”等等。所以,“皇天后土”这句祷词。就是把天地当作至尊无上的“皇”与“后”用来尊敬。(未完待续)

更新最快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