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隋炀帝

关灯
护眼
第十四章 废储武德殿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不在期间,愿元帅紧闭营门,且养蓄锐,暂不出战,以免匪寇乘隙得手。”

杨谅不以为然:“高大怎么这样健忘,本帅是熟读兵法的,我自会审时度势,你放心去吧。”

“多谢元帅,下官告退。”高俊出帐,乘上快马带两名小校护卫,如飞向长安急驰。

九重宫阙,牵浩九重天宇,莫说平民百姓感到不可测,即使像身为国公重臣的高俊也是如同仙凡路隔。要见皇帝谈何容易,宫门太监通报足有半个时辰了,他已站得双脚发酸,重重朱门里仍是毫无动静。百无聊赖之际,高俊看见地上有一群麻雀在啄食嬉戏,不觉查起数目来。并在心中默念,麻雀如是单数,太子便主凶,如为双数太子便可转吉。一只,两只,刚数到十五只,眼看就要数完,有个恰好走出宫门,麻雀受惊腾的一下扑棱棱全都飞光。他大为动气,正待发作,抬一见来,赶紧换上笑脸:“刘公公,下官有礼。”

刘安怀略一屈身:“不敢当,高大有何见教?”

“下官有紧急事要见圣上面奏。”

“莫非是嵩山军?”

高俊且含乎其词:“啊,事关国家大计。”

按惯例,大臣们要见皇帝为求顺利,都会向刘安塞上一份厚礼。而高俊生耿直,不谙此道,对刘安从无孝敬,所以刘安拖了半个时辰才来相见。如今见他仍是一毛不拔,便懒洋洋地说:“好吧,高大请稍候,待我向万岁通报。”

“公公辛苦,下官立候。”高俊又是一礼。

刘安回身禁宫。文帝此时在武德殿,刘安却走向独孤后的仁寿宫。

独孤后见刘安问道:“你不在万岁身边侍候,来此何事?”

刘安意欲借机向独孤后献殷勤:“娘娘,高俊回京要见万岁说有大事禀报,才想他回来的蹊跷,故而先来请娘娘懿旨定夺。”

独孤后果然分外重视:“高浚蝴奉旨去嵩山剿匪,不经宣召,突然回京,其中定有文章。”

“娘娘高见。”刘安很会察颜观色,“才也曾问他,但高俊不肯明言。”

“便有紧急军,汉王派信使足矣,他丢下大军于不顾。”独孤后问刘安,“你说他所为何事呢?”

刘安略一思索:“才愚见,怕是为的太子吧。”

“着!”独孤唎与刘安不谋而合,“他是要见万岁为太子说。”

刘安有意提醒:“万岁一向耳软心软,高俊真要死乞百赖求,说不定万岁就饶恕了太子呢。”

“哼!”独孤后冷笑一声,“我叫他难见天颜。”

“娘娘,高俊在宫门候旨,才该如何回复他?”

“你告诉他,万岁龙体欠安,暂时不能面圣,让他回府候旨,一待龙体康宁,自会传旨召见。”

才明白。”

独孤后又带收买之意说:“刘安,这件事你办得甚合我意,好生侍候,我自会对你另眼看待。”

“谢娘娘夸奖,才对娘娘耿耿忠心。”刘安离开独孤后,立刻挺起胸脯,眼珠朝天,从十足的才相,变成不可一世的狂傲相,前后判若两

下午的阳光懒散地照着高府内书房,块块的光斑眩眼目,扑朔迷离。二夫的孩子还未生下,一阵阵要死要活,让高俊难得安宁。二夫母子吉凶未卜,太子生死难保,一切祸福都难以预测。高俊度如年似的熬过了三天,仍未等来皇帝召见。他冥思苦想猜测,是文帝病体未愈?还是文帝不愿召见?或是刘安未曾通报?百思不得其解。又想起嵩山前线来。也不知汉王是否坚守营寨?更不知匪寇是否发动进攻?双方胜败如何?越想越坐不住,不由又有了新主张。回京业已三天,迟迟难见皇帝,再等下去岂不两误。他决定去见太子一面,让太子知道自己为保他冒险回京已三,如今不得不返回前线了。

高俊武将出身,出门习惯骑马不乘轿。仍是两名小校跟随,来到刑部大牢。按常理,像太子这样的重要犯,是不许探视的。但国公高大前来自当别论,狱吏引至天字号牢房,里面竟是空无一

高俊急了:“太子何在?”

狱卒答:“一大早就被提审去了。”

狱吏说:“我刚刚当值,尚不晓提审之事,请高大晚间再来相见吧。”

高俊无可奈何,只得转回。既然回京一次,总要见上太子一面才成。高俊回到府中,挂念二夫况,急切地来到卧室门外,恰听到一阵嘹亮的婴儿啼叫声划寂静,响彻庭院。

稳婆慌慌张张跑出,与高俊撞个满怀:“老爷,生了!生了!是位公子。”

“夫怎样?”高俊喜悦之溢于言表。

稳婆默然不语。

立刻,不祥的预感掠过高俊心:“说呀!夫如何?”

稳婆嗫嚅地说:“夫她,失血过多,已登仙路了。”

高俊一下子呆了,竟不知如何走回内书房。使几番请他去看看新生儿,他都默然无语。老管家请示如何为二夫发丧,他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