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隋炀帝

关灯
护眼
第三十七章 血溅弘农宫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宜了来渊,让他得以活命。”

“哼!”杨玄感报以冷笑,“不过让他多活一时,他的命还不是攥在我的手心里。”

杨万硕将信将疑,出帐传令去了。

来渊离开叛军大营后,立即折返东归。一路上他忍不住不时笑出声来,弄清了杨玄感行动路线不说,自己还毫发无损,真是上天保佑,不但可以向父亲差,而且一定会得到封赏。他当晚赶到洛阳,越王杨侗与樊子盖、来护儿一起,刚刚把大元帅宇文述迎接城。

来护儿引来渊与众见面,禀报了杨玄感的最新动向。

杨侗对来渊甚为满意:“得好,来将军几次报信立下大功,本王自当奏明万岁加封奖赏。”

来护儿要抢功,对杨侗、宇文述说:“王爷,大帅,末将愿首当其冲,带兵往潼关设伏。”

杨侗答道:“岂止你去,依本王看来,现在洛阳附近的四十万大军,全都拉到潼关埋伏,待杨玄感钻袋,便将叛军一网打尽。”

宇文述有些不放心:“杨玄感会不会耍花枪呢?”

“想来不大可能。”樊子盖分析道,“秦川有关河之险,又是布防薄弱之处,任何带兵都会谋取三秦,以为立足之地。”

“很对,本王亦是这样认为。”杨侗直面宇文述,“大帅莫再犹豫,只管发兵就是。”

“这……”宇文述仍在思索。

“哎哟哎哟!”来渊突然捂住肚腹叫唤起来。

来护儿急问:“你这是为何?”

“父亲,孩儿腹痛难忍。”

“怎么……”来护儿上前扶住来渊,“莫不是着凉岔气?”

来渊疼得在地上翻滚:“痛杀我也!”

宇文述已有几分明白:“来将军怕是遭了杨玄感暗算,是中毒了。”

来渊的身体,剧烈地抽搐几下,大叫一声,吐鲜血而死。

来护儿发疯般地扑到尸体上:“儿呀!我的儿,你死得好惨哪!”

杨侗、樊子盖都觉伤感,宇文述叹息着说:“看来,杨玄感决非无能之辈,是个很难对付的敌手。”他久久默然,若有所思。

滚滚升腾的黄尘,遮迷了刚刚钻出山嘴的旭。天空灰蒙蒙一片,白云、蓝天俱被黄沙吞没。叛军迎着狂风全速向前,马不停蹄地南进。杨玄感心中只有一个念,尽快甩开官军。

“大哥,你看……”杨万硕马鞭向前方一指。

对面一伙,约有二十余个,直向队伍迎面跑来。

杨玄感止马厉声问道:“什么?”

为首者绰号“竹竿”,长得又高又瘦。他在马前跪倒:“拜见杨大,我等乃世居此地的百姓,因不堪徭役,被迫造反,已聚集五百余。闻大义军到此,特来投奔,至死不悔,万望收留。”

“壮士们请起。”起事以来,时有小义军伙,杨玄感对此已习以为常,“各位不怕背上反叛罪名,就跟我一同去打天下。快把其余弟兄全引来见我。”

“谢杨大。”竹竿站起身,“他们都在弘农宫正门外,有十几个亲被捉宫中,他们围在宫门前要。”

“怎么,弘农宫在这里。”杨玄感知道,这是杨广所建的一处离宫,是游猎途中的下榻之处。

“正是。”竹竿建议,“大,如今宫城空虚,积粟甚多。何不顺手牵羊攻占之,以补军粮不足。”

杨万硕立刻动心:“大哥,攻取弘农宫举手之劳,何乐不为。”

杨玄感尚在犹豫:“为今之计,我军当尽快南下,远离官军。”

“嘴边的肥不吃岂不可惜。”杨万硕跃跃欲试,“大哥,让我带兵把弘农宫一举拿下。”

竹竿又请求:“大,正值青黄不接,百姓嗷嗷待哺,打下弘农宫赈济一下灾民,将是功德无量。”

杨玄感终于下了决心:“打,为了百姓能有饭吃,也要打一仗。万硕与韩将军各领兵两万,四面围攻。”

一个时辰后,叛军对弘农宫形成了包围,呼喊着发起了攻击。原以为官军不堪一击,一举可下,谁料弘农宫五千守军训练有素,箭矢充足。几排箭雨过去,叛军死伤千余,第一次攻势遂告失败。叛军稍作休整,又发起了第二次进攻,同样被官军击退。叛军本是乌合之众,这一来锐气尽失,多已形成怯战心理。

杨玄感一觉醒来,已是红。他实在是太疲累了,一觉睡了两个时辰。他以为部下早已占领弘农宫,便问:“弘农宫存粮可曾散发完毕,传谕各军,带足余粮,准备出发。”

身边的嗫嚅地回答:“大有所不知,那弘农宫尚未攻取。”

“什么!”杨玄感实在难以相信,“半天光景,四万兵力,竟然拿不下弘农宫,难道杨万硕、韩世号都是废物吗?”

热乎乎的午饭送到面前,杨玄感看也不看,跨上战马猛加一鞭,一气来到了战场。

正值叛军又一次攻势受挫,水般败退下来。杨玄感气得脸色紫涨,跃马横矛怒喝一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