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隋炀帝

关灯
护眼
第三十九章 放欲逍遥车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娘娘把下半截话硬是咽了回去。

宇文化及匆匆来到:“万岁,车驾业已齐备,请旨南下巡游是否起程?”

萧娘娘有意直视宇文化及,见他目光躲躲闪闪。

宇文化及发觉萧娘娘目光有异,主动讨好说:“娘娘的凤辇也已准备停当。”

对于南游江都,杨广一时委决不下,未免沉吟。

萧娘娘见状,赶紧加以规劝:“万岁,当此国家多事之秋,圣驾不宜轻离都城,以免心浮动。”

刘安煞费苦心安排的美计,岂甘落空,紧随着说:“万岁新纳袁宝儿,当从容册封为贵后,再议南下出游不迟。”

杨广依然拿不定主意,便想听听颇为倚重的宇文化及是何见解:“宇文卿,依你之见呢?”

“万岁,请恕臣直言。东都四周变频起,何苦在此困守。江都本间天堂,且新建迷楼九曲池,正在恭候圣驾,焉能不去。再说,万岁昨已传旨,明令今早起程。一国之君,若自食其言,岂不有损天威。”

杨广听着不住:“好,你去传旨,着越王杨侗留守东都,车驾即刻安排动身,南幸江都。”

宇文化及领旨出宫,待他转身步出宫门之际,萧娘娘猛地想起,这背影,这身形,这姿态,与昨夜歹徒一般无二。她不禁拉住杨广之手:“万岁,那歹徒已为妾确认。”

“快快奏来,究系何?”

萧娘娘一字一顿:“宇文化及!”

杨广乍听一怔,继而放声大笑:“梓童,你该不是白昼梦语,宇文化及怎么可能,断然不会是他。快收拾一下随身携带物品,也好与朕同行。至于歹徒,且容细细查访。”说罢,杨广自顾去了。

萧娘娘失落地看看刘安:“你的好计,这才应了那句俗话:画虎不成反类犬。”

刘安也觉悲怆:“万岁对宇文化及这般言听计从,才又如之奈何。”

杨广千乘万骑大队马出宫,车驾浩浩,方到建国门,一大臣站立道间阻住去路。

宇文化及纵马上前,见是奉信郎崔民象,怒喝一声:“崔大,你竟敢拦挡圣驾,须知此乃死罪!”

崔民象对他不予理睬:“本官要面圣有本启奏,你且闪开。”

杨广掀开车帘:“崔民象,朕急于登舟南幸,有事到江都再奏。”

崔民象跪在龙车前:“万岁,万万不可离开东都呀!”

杨广不耐烦地训斥:“快起过一旁,莫让朕动怒。若再多嘴,定斩不赦。”

崔民象忠心不泯:“万岁,臣以为南幸有十不宜……”

杨广哪里肯听,怒从心起:“这般不识进退,宇文卿,将崔民象斩首示众,再有阻拦南幸者,先斩后奏。”

“遵旨。”宇文化及上前不由分说,老鹰抓小一样将崔民象拉到路边,手起刀落,滚出。萧娘娘赶紧放下车帘,不忍再看。还有几个原本决心要劝谏的大臣,都吓得缄不语了。

雷声隆隆,电闪道道,风时骤时缓,雨时紧时慢,在压抑的气氛中,杨广来到码,弃车登龙舟,迎风冒雨向江都进发。

一路之上,杨广夜与袁宝儿厮守在一起,从未召见萧娘娘,而且严令刘安所有表章边报一律不得奏闻,一切待到江都再奏。这期间,急报如雪片般飞来:冼瑶征在高凉举兵作;赵万海自桂山起兵,众至数十万,寇侵河北高阳;杜海州在东海起兵反,众达五万;历世雄杀临泾县令举兵反,自号大将军;鄱阳湖天成举兵反,自号元兴王;林士弘反军袭九江,自号皇帝国号为楚……总之,举国上下,反如火如荼,大有燎原之势。杨广一概充耳不闻,整只沉溺于笙歌宴饮之中,正直之臣都切感到,大隋江山危矣。

迷楼,名符其实。它建于江都城北高坡岭岗之上,巧至极,鬼斧神工。朱门绣户,层层叠叠,处处相通。内若无引路,必定迷失方向,竟难出。杨广在迷楼内设百房,每房置一夫。或流过夜,或几房十几房夫做联床会。他常常一扎进迷楼内,旬间也不出楼门一步。军国大事,尽皆荒废,悉由宇文述、宇文化及父子全权处理。

刘安眼看杨广大权旁落,不问国事,几次冒险进言:“万岁,朝政不能委于臣下,军国大事还当自裁。”

杨广根本听不进去:“边报多是饥民为,表章皆为罢饮上朝之谏,若听奏闻,徒增烦恼。生有限,莫若及时行乐。有宇文卿父子为朕分忧,朕可安心游乐尔。”

九曲池的碧水,倒映出白云和蓝天。江南的晚秋,依然是阳光明媚,绿如茵。足迹久不出户的杨广,携一群如花似玉的美舟池中,流连湖畔,追逐嬉戏于幽径,觉得分外开心。

右卫大将军元礼,引杨广一行踏上刚刚竣工的一座石桥,汉白玉的桥身,巧的工艺,使得跻身于红楼绿水间的新桥格外赏心悦目。桥上微风习习,远眺山色空濛,近观池水涟涟,杨广赞不绝:“好桥,造得好,甚合朕意。”

自从来到江都后,杨广便把十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