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步步生莲

关灯
护眼
第141章 唯战而已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第三就是,当时我国东路军各部将领的共同统帅潘美将军及时回援,亲自指挥了这场战斗,军令通达,上下一体。而辽国当时有萧、萧挞凛、韩匡嗣三位将领,分别隶属于不同的军队,三的军阶或实际权力也大体不分高下,这就造成了各自为战,无法有效调动全军的况,这也是在这场大会战中决定胜负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然,我军将士上下一心,顽强作战的战斗作风,在此战中产生的作用也是勿庸质疑的。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容同学们忽略的,那就是意外因素对战争的影响。比如在这场战斗中,有一今后来官至我国驻趾宣抚使的官员,当时还是一个小小校尉,名叫丁锋,丁锋此前是蜀中一个小小的盐丁,因为参加了童羽将军

的义军,成为这支军队的一份子。

他在战斗中负了伤,肠子都流了出来。他在不支落马后,随手拔出佩刀,折断了冲到面前的一匹战马的前腿,使得马上的敌军掉了下来,然后,丁锋就顺势一刀砍下了这个敌的脑袋。而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被他一刀杀死的居然是辽国燕王韩匡嗣。

韩匡嗣,蓟州玉田。其父韩知古六岁时被契丹契丹为,后做为家淳钦皇后陪嫁给了辽国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成为一名宫。其子韩匡嗣,自幼好医学,皇后待之如子,后来便一步登天,历任太祖庙详稳官、上京留守、南京留守,摄枢密使、西南面招讨使、晋昌军节度使等。

后来的辽国皇帝耶律贤体弱多病,而韩匡嗣医道高明,因此两很早就建立了厚的个,同时耶律贤的皇后……咳……这个……就是与我国圣祖皇帝之间留下许多暧昧传说的辽国太后萧绰,曾经与韩匡嗣的儿子韩德让有过婚约,但是在德王谋反期间,伴驾随侍的韩德让为耶律贤挡过冷箭,并因此丧命,所以出于补偿的心理,再加上当时耶律贤也确实缺乏心腹,所以韩匡嗣被封为燕王。

我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同学们,民间的传说都是由于停战协议|百度步步生莲贴吧手打莲吧文字首发民威武|签订后宋辽两国的密切往来,我国对辽国的经济援助,以及两国领柚的经常会唔,使得一些好事者编造出来的谎言。我圣祖皇帝文成武德,泽被苍生,是绝不会做出这样的事的,在宋辽两国的正史中,对于这些香艳的传说没有一线索可以寻找验证,千金一笑楼还编写了许多有关圣祖与萧后的曲目表演传唱,这是误子弟啊同学们,切勿把文艺当历史,千万不要受到这些野史传说的影响。

咳咳,好,我们说回正题,燕王韩匡嗣的意外死亡,使得该部辽军军心大,从而加速了辽军的溃败,从而使得整个战局迅速向我方倾斜,使得我军以较小的伤亡代价换取了一场大胜。同学们,战场上瞬息万变,不到最后一刻不可轻言胜败,一个小物、一件小事、一个意外,都可能彻底改变战局。

是役,韩匡嗣殁,萧关断臂被俘,舞挞凛轻重伤势数十处,所部主力或杀或俘,歼灭近七成,可以称得上是完胜了,但是宋军仍不依不饶,萧挞凛率本部残兵败将脱离战斗,依靠仍滞留在战场上竭死战斗的士兵争取的宝贵时间迅速后掇,但是童羽魂不散,紧追不舍。

辽军撤出数十里,来到一处小山,名叫羊角山,以居高临下的优势仍有难敌宋军的急攻,童羽毫无惧色,率部登山仰攻,一场血战,迫使辽军放弃羊角山,继续撤退,一之间,四易防御阵地,而童羽则始终咬紧了他们,战斗之激烈,从童羽累死三匹战马,换骑四次继续冲锋陷阵便可见一斑。

最后,萧挞凛只率三百余骑从山谷中逃脱,所部为掩护主将脱身,全部做了宋军的俘虏。萧挞凛率三百余骑残兵败将逃回幽州,萧绰闻讯如五雷轰,这支骑兵主力的全军覆没,对辽军士气的打击是重大的,如果说前次小唐河一战杨浩重挫耶律休哥,和耶律休哥在高梁河大败赵光义一样,都有取巧的成分在内,还不那么叫服气的话,这次两军骑兵主力的遭遇战,却是一刀一枪的真功夫。

这一战,辽军仍然是完败、惨败,辽军引以为傲的骑再也不是克制汉的利器,辽军上下悲观的气氛之重可想而知。

屋漏恰逢连雨,船偏遇迎风,就在心惶惶、上下不安的时候,杨浩率主力部队夜兼程,终于赶到了幽州城下,抢在许多赶来幽州赴援的辽军之前,再度兵困幽州城,再度形成了与赵光义当初那一幕完全相似的场面:宋军围城,援军围宋军。

可这一回,宋军还会重蹈败辙吗?

杨浩用了和赵光义前期几乎完全一致的招式,他想为前番宋军的失败找回这个场子。

大军团团围城,迅速扎下营寨,杨浩亲自巡阅三军,安排谍报、通讯、集结、部署、逆袭、阻截,以及鸦重、粮、军医、后勤……

幽州城,萧绰也在亲自巡阅三军,鼓舞士气。一领靛蓝色盘领窄袖长袍,外罩细鳞锁子甲,胸前一方亮闪闪的护心宝镜,兜攀及护项上饰着纯白色的银狐毛,银盔上一束长长的雉羽飘扬,衬得萧太后明眸皓齿1月貌花容。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