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孔织

关灯
护眼
第七十二章 吉日(上)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庆元十九年十月二十五,二皇子姜瑞炎悄然回宫。更多小说 Ltxsfb.com

十月二十六,吉,宜出行、祭祀、上任。前国公孔莲三孔织定下子时祭祀宗庙,继承母亲留下的爵位,成为新一任文宣公。

按照孔家宗族规矩,国公传承是嫡长继承制,即,由嫡长继承爵位。若是嫡长身故,则有嫡次继承,依此类推。只有在没有嫡况下,才由庶长继承爵位。孔家况正是如此,孔莲嫡接连亡故,只剩下两个庶。三小姐是年长的,因此奉旨承袭了爵位,同时自然而然成为新一任孔氏宗族族长。

不管与文宣公府如何,这种举行大礼的子京城各大世家权贵还是要赏脸的。虽然事仓促,但十月二十六子时,孔织叩拜祖宗,宣告不肖之继承爵位时,四公主府、四大侯府、四大世家都派出来观礼。

文宣公府,灯火通明,权贵云集。

四侯府中,东平侯崔弘与南安侯楚乐携亲至,送上的贺礼更是令咂舌。这也算是一种宣告吧,三小姐虽然年纪不大,又是庶袭爵,但是有这样两位长辈在,谁敢小瞧了去?

东平侯府还好,是姻亲表亲,南安侯楚乐从名分上说,却是孔织的嫡亲姑母。北宁侯府冯家虽然不如东南两侯府与孔家关系密切,但因为有儿子嫁给西府小姐为婿,说起来也是姻亲,却让是保持低调本色,只是由侯夫冯俪前来观礼。这次,最令侧目的是西卫侯府,不仅世梁岪携过府,连这两年早已闭门不出的西卫侯梁霞也是亲至。

看着座位上喝茶寒暄着几位侯夫,冯俪隐隐有些不安。国公与侯夫都是超品,但国公却高侯夫一级。今夜这样的场合,三位侯夫亲至,没来的她母亲倒显得有些突兀,有些失礼。只是那看似文弱腼腆的孔三小姐,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面子,连一向最为傲气的梁霞也给足她颜面,只是凭借传承千年的孔氏门楣吗?冯俪眉微皱,心存疑惑。

四大家族中,韩家出面是韩景的长孙韩迢,武家出面的家主武冰的胞妹武凝,沈家的是家主沈迎,周家已经落败,自然无提及。

除了韩俪外,感觉不自在的还有西卫侯世梁岪。虽然名为世,但是她毕竟已经年过不惑,素在外与东南侯府两位夫是平辈论教的,如今按照品级却要与两位侯府的世同席。

儿梁雨在一旁与东平侯府的四小姐崔鸳聊得愉快,梁岪摸了摸下,有些尴尬地看了眼坐在自己下手的东平侯世崔鸾与南安侯世楚筝。

四大侯府的先祖,是当年随同太祖皇帝夺天下的四位心腹将。大华开国后,太祖皇帝宣誓太庙,要与四位姊妹共享富贵的。因此,封了四位为侯夫,并且赐下铁卷丹书。

四大侯府中,最为尊贵的不是两朝凤后梁家,而是东平侯府崔家。当年陪同太祖皇帝闯天下的结发夫君就是崔家,开国后成为大华朝的第一位凤后。

崔后嫁给太祖皇帝十多年,生下了四位嫡公主,其中长公主被立为太,即后来的太宗皇帝。崔后与太祖是患难夫妻,倍受太祖皇帝敬重,可惜,因多年奔波劳苦,崔后身子极弱,开国元年就病倒,不久后病逝。崔后病逝前,正值太礼选君,太祖皇帝为了讨凤后欢心,想要为太纳崔家男儿为正君,被崔后婉拒。崔后见母家姊侄权重,担忧外戚专权,在病榻前立下遗命,东平侯府永不许参加皇室选君。

太祖感念夫君的结发qing意,对东平侯崔家格外优待,并且在夫君病逝后再没立后。同时,为了避免自己百年之后,庶公主影响嫡长公主的地位,后宫中再没有婴孩降生。因此,大华皇室,不管是太宗传下来的嫡支,还是其他三位公主传下来的侧支,身上流淌的都是姜崔两家的血脉。

不提前院的应酬客套,老太君的椿树堂也是分外热闹,各府的侯君诰命多是携着家族中的未婚小公子而来,其中意味不言而喻。老太君看看这个,望望这个,都很喜欢,不由心中感叹。承公主为孙织定下的亲事,老太君面上虽然笑着,心中还是有几分不满意的。嫡皇子身份贵重,会是当家理事的好选吗?虽说皇子下嫁后封为郡君,脱离皇室,但是又有哪家敢慢待的?

想到这里,老太君看看了沈迎正夫韩氏与南安侯君高氏,这两位家中都是迎娶了皇子的,听说那两位小郡君都是极贤德的。韩氏与高氏身后两位仪表不俗的两位少年公子,正是两家的嫡子。崔家嫡子年方十四,尚为成礼,还带着几分稚气。沈家的,老太君多看了几眼,十七、八岁,身体修长,眉目俊秀,大方有礼,看着就是个好格的男儿,可是世家嫡子,也没有公府做侧侍的道理,终究是与孔家无缘。

沈幼淮感觉到老太君的打量,不敢直视,侧过去,正好看到位年青公子扶着名儒雅中年男子进门。来正是任氏,或许是逢喜事神爽的缘故,这两任氏的好很多,再加上鸥舟妙手装扮,几乎看不出久病卧床的憔悴。

见过任氏的几位男眷都站起来道好,虽然任氏只是前国公侧室,却是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