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孔织

关灯
护眼
第七十四章 大朝(下)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寅时二刻,宫门外,京城的文武百官相继到位。更多小说 Ltxsfb.com随着官职的高低,众到来的时间也略微不同,基本上都是官职低的来得早,官职高的稍微晚些。以宫门外的瞻恩路为界,众位官员按照官职高低,左文右武分别站立。不远处,停留着各家的车轿随从,各个家族泾渭分明。

武官行列尾部,崔鸳与梁雨望着对方身上的绿色官服,相视而笑。过去最是瞧不起京城的低级武官的,跟着权贵戏称她们为“小蛤蟆”,没想到如今却到自己。除了她们两个,她们身后的同样着绿的韩遥自嘲地冷哼着,怕也是想起了这个典故。与韩遥并肩而立的,是位与崔鸳、梁雨等穿同样官服的少。这是南安侯楚乐的侄楚瑟,本是西南军中,也是这次与崔梁等一起调回京城的。

崔鸳一边与梁雨低声说这话,一边张望着自己这边的队伍首位。按照大华朝觐惯例,皇室亲王公主在文官前列,公爵显贵在武官前列。除了早就告病停了朝拜的西卫侯梁霞外,东平侯崔弘、南安侯楚乐、北宁侯冯群已经到了。东平侯身前空着一个位置,看来就是留给新继任的文宣公孔织的。

东边远远的传来响鞭开道的声音,文武百官心里有数,这是上朝参政的几位公主就要到了。庆元帝膝下息单薄,后宫所出公主不过七、八位,除了夭折的几位,在世的只有二公主姜婕、三公主姜姝、承公主姜嬛和六公主姜娉。其中六公主原为“五公主”,后因姜嬛归宗,排行延后了一位。

姜娉是凤后所出,庆元帝唯一的嫡,本是储位有望。因四年前突染天花,落下了眼疾,渐渐淡出世视线。今夏,姜娉满十五岁,行了成礼,封号为“安”。

按照大华规矩,有了封号的公主都要上朝理事,待到储位确定后则去各自封地就藩,而安公主却是其中例外。她是得到庆元帝亲自谕旨的,可以免朝。今,在三位公主到来之前,安公主的车架却最先出现的百官面前,这显然是不同寻常之事,怎么不引得百官侧目?

扶着安公主下轿,而后将她引到文官行列首位的是位身穿浅绯官服、佩戴银鱼袋的少。看她年纪与安公主相仿,却已经是五品官身,不认识她的官员都忍不住向身边询问这是哪位大。认识她的,则看向公爵那边的崔弘。那少是东平侯崔弘的五崔鹊,五年前被选为安公主的伴读,安公主今夏开府时,初为她请封的官职就是公主府的六品长吏。上个月,公主府的右执事丁忧,安公主力排众议,将十五岁的崔鹊推上了执事位置。

来不及思虑开府四个多月一直沉寂的安公主所为何来,文武百官就发现在东平侯崔弘身边多了一位脸生的少。开始有诧异出声,那少身穿紫色蟒袍,腰间系着半长的绶带,正是国公的装扮。看来,在大家被安公主的到来吸引时,新继任的文宣公孔织到了。

刚才羡慕崔鹊的,如今更是感慨万千。这位新继位的国公,是个传奇物。庶袭爵已经是天大的福气,而且还即将要迎娶嫡皇子为夫。

被各种视线打量着,孔织心里感觉很不自在,表面上却仍不动声色。虽然国公之位较侯夫尊崇,但崔弘与楚乐都是长辈,怎好大咧咧站在队首?她边低声对几位侯夫问好,边悄悄侧身,避开队首位置。崔弘与楚乐看出她所想,心中暗暗。北宁侯冯群也心中佩服,其中又多了几丝疑问,这孔织年纪轻轻,为行事竟是滴水不漏的主,为何世传言中她却是痴玩不堪?

百官们来不及继续悄悄打量新国公,三公主姜姝与承公主姜嬛到了。两位公主结伴而来,看到安公主姜娉都有些意外,姊妹间见礼。随后,两位公主按照排齿依次站在姜娉身后。

姜娉是嫡公主,在太未定前,身份最为尊崇。两位公主虽然较她年长,但让要处处礼让这位妹妹三分。姜嬛对这位妹妹虽然不亲近,但怜惜她少年失明,言谈中带着几分关切;姜姝子谦和,脸上常带三份笑意,说起话来亦是关怀备至,但内中却透着虚假。

姜娉眼盲心静,自然对两谁是真实意、谁是寒暄客套有所分辨,嘴角微微上翘,连承公主都比不上,更不要说与自己那位藏不露的二姐姐斗,“将输”啊“将输”,看名字都知道她的下场如何。

差一刻卯时,宫门大开,两排宫雁翅排开,门的闻天鼓开始敲起。百官肃静,各自归位。孔织也终无他法,在崔弘与楚乐的示意下站在了武官队首。

卯时正刻,九九八十一声闻天鼓响毕,在宫高呼“上朝”声中,文武百官进宫门,到达金殿。文武官员以五品为分水岭,五品及五品以上的官员列于殿上,六品以下官员只能够站在殿外宫廷圣训。因此,五品以上官员又被称为“殿上”,是有直奏权的。而那些殿外的小官,要想奏事,必须要有她们的上司们代为禀奏。待到皇帝亲自询问时,她们才有机会进殿,一睹圣颜。

礼乐齐鸣,庆元帝上朝了。

在三呼“万岁”后,年老的宫哑着嗓子高声道:“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孔织低着,心中暗太招摇了,自己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