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秋生安排监听科的同志24小时守听15.8MC频率,希望能收听到“向北03号”报务员的呼叫和新的电报,但时间悄悄溜过去了10天,不见他再次呼叫,这让监听科的工作
员都有些焦急,翁海
听了张秋生的汇报后,仍然让监听科24小时监听,不能有丝毫的懈怠。龙腾小说 Ltxsfb.com
在
译了“向北”电报以后,翁海
没有让冷月参加监听科的值班,而是叫她一边待命,一边参加
译处
译
军密码的工作,当她得知“03号”报务员自那三次发报后就再也没有出呼的
况后,便向翁主任谈了自己对此事的判断:
“03号报务员早中晚连发三遍同样报文后就销声匿迹,这就证明此
的处境险恶,周围的环境不允许他再次发报,也有可能他身在特务学校中受到监视,行动不便,没有再次上机发报的机会。”
她的话引起翁海
举一反三的思考:“你以为电台就在‘03号’报务员手上吗?如果是,总可以抽时间再次通联,可为什么他却不动了呢?”
“您是说‘03号’本身没有电台,他以前的三次发报是借用的电台?”主任的话打开了冷月的思路。
“不排除这种可能
,我甚至怀疑是他在知道了特务学校的秘密后,借用学校给学员练习收发电报的电台趁机发出了告急电报,而事后,他受到学校监控,或是学校严控了学员电台,而使他失去了再次和我们联系的机会。如果
况如我的判断,那‘向北’的处境目前会相当困难。”翁主任有条有理地继续谈出自己的分析。
冷月没有表态,但内心里却赞同老师的看法,她在想,在和“03号”报务员联系中断的
况下,延安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进一步证实“向北”
报的真实
和准确
。
其实冷月思考的这个问题,翁海
早已想过,他有几次都想找敌工部门询问下一步的对策,但每次都看到首长工作实在太忙,应付方方面面的敌
太多,他不想因“向北”的事打
部长的工作安排。另外,他也想到,可能是还没到火候,部长才没有作下一步的工作指示,他自从由部长亲自领导以来,没有
思熟虑的决定部长是不会轻易出
的。而一旦部长定下来的事,他必然督促下面尽快实施。
俗话说心有灵犀一通,就在翁海
和冷月盼望部长新的指示的时候,部长却亲自找上门来了,而且翁海
知道,如果不是事关重要,部长是不会
夜登电讯室主任的门的。
部长见他俩面色愕然,不觉笑道:“看来二位不欢迎我这个不速之客?”
翁海
哑然失笑:“就盼您来哩!刚才我和冷月还在谈部长什么时候发新的指示哩!”
冷月对部长已不陌生,说话不紧张,
气也随和许多:“您半夜来得越多越好哩,那我们的工作任务才会更加饱满。”
部长喜
地着她额
:“小嘴真甜!尽哄我开心!”
“本来嘛!您没急事,不会
夜登门的。”冷月调皮的腔调让部长眉
舒展,说话的
气也更显亲和:
“算你猜对了!在谈正事前,我要让你俩看一件东西。”
部长从包包里拿出一个塑料布包的芦苇杆递给翁海
,有神秘地:“你们猜猜,这是
什么用的?”
翁海
把芦苇杆拿着手里反复看,没看出名堂,他又让冷月看,冷月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
部长从冷月手上拿回芦苇杆,打开塞在芦苇杆上方的布条,从杆中抽出一张写满阿拉伯数字的纸,再一次
给冷月:
“再看看,仔细看看。”
冷月的记忆力在电讯室内是出了名的,几乎可以做到过目不忘,她只瞅了几眼,便惊叫出声:“这不是向北‘03号’报务员发给我们的电报全文么?怎么会在这个芦苇杆里?”
部长这才把事
的原委向他俩讲清楚:“这是我驻湘办事处派专
送到延安来的,我看了这封电报觉得似曾相识,便找来‘03号’报务员发来的电报一看,竟是同一份电报,用冷月
开的密码
译,两份电报的内容完全一致!这就证明‘03号’报务员为了让延安得到这份
报,想了多种办法,以便延安能尽快得知敌
的严重
,采取对策。”
冷月又急起来了:“我驻湘办事处是怎样得到这个芦苇杆的?”
“一个老渔民在湖上打鱼,收网时发现了这个芦苇杆,他发觉这个芦苇杆被布包得结实,觉得有些奇怪,打开一看,只见里面有一张纸条,幸好这个渔民还有文化,认得上面的一行字:请拾到芦苇杆的
把此物
八路军驻湘办事处,拜托,
谢。”
“打渔
看来对八路军很有好感,他第二天没打鱼,连夜赶到长沙,将芦苇杆
给了我驻湘办事处的有关领导,他们觉得此事蹊跷,不敢
率处理,正好有
要回延安,就托他带回来。”
翁海
说:“看来向北‘03号’现在心里肯定是急如火燎!”
部长说:“这个芦苇杆肯定是‘向北’偷偷地溜到湖里投放的,他想通过水路让延安得到敌
,真是挖空了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