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知道“向北”还在重发上次的电报,等他发完以后,稍停了一会,张秋生亲自上机按“向北”指定的发报波段给他发了一份加密电报。张秋生
神抖擞,电码清晰流畅,报速均匀,划准确,没有发一个错码,正在抄收的桂云标也是喜悦满胸,他终于等到了延安回电,这证明延安早已收到了密电,想到今后可以直通延安,桂云标真的有一种孩子找到娘的感觉,他一边抄报,一边落泪,站立一旁的徐飞跃也为他高兴,两只手不停地搓动,一个劲地小声念叨:
“联系上了,太好了……太好了……”
通联很快完毕,桂云标把电报纸揣进内衣里,徐飞跃急不可待地问:
“北边说了些什么?”
“电文加了密,回去
译出来才能知道。”
“你有密码?”
“没密码上次的加密电报是怎样发出的?”
徐飞跃悟然,摸着
笑:“听电键声,北边的报务员肯定是个老手。”
“那还用说,你听他的发报是多么的流利清晰,比我发报的水平不知高出多少!”
“快回去吧!译出了电文可一定要告诉我!再不许把我当外
!”徐飞跃神态庄重,
气凝重。
桂云标笑着连连
,两
上了竹筏往回赶,当他俩回到大库房放回电台时,居然没有碰见一个
。两
为发报顺利而击掌相庆,桂云标和他分手后,就往宿舍跑。他要去拿暗藏的密码来
解延安的指示,脚步是越跑越快。
张秋生和“向北03号”联系上后,马上报告了翁海
,翁主任立即报告了敌工部长,部长指示监听组仍然要
夜监听“向北03”再次出呼,因为他得到延安的指令后,一定会再次向延安来电,所以,必须
夜监视他的出联。
翁海
表扬了监听科全体工作
员,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终于取得了重大战果,和“向北03”取得了联系。
听到主任的表扬,张秋生的心里自然是高兴的,像这样高兴的
子,自冷月走后,张秋生是屈指可数,他搞不明白,冷月临走为什么不向他告别,家里有急事也不会急到说一声再见的时间都没有吧!上次她离开延安,也是匆匆而别,说是去上学继续
造,实际上是担负特殊任务去了英国;这次说她家里有急事,必须由她出面回家处理,又是不辞而别。但这次是他俩
相知后的不辞而别,他就觉得此事有些蹊跷,未必她这次家有急事又是托辞,又是去执行特殊任务?但他仍然觉得就是有重任在身,也不至于不来和他说几句告别的话吧?难道他这样红军出身的
组织上还信不过?所以自冷月突然消失后,张秋生一直郁闷,总有提不起
神,翁主任找他谈心,他也有怨言,翁海
只能好言相劝,希望张秋生以工作为重,相信冷月不辞而别一定是事出有因,他如果真的相信冷月的
品,就应该等她归来,到时,她一定会向他解释不辞而别的原因的。翁主任的劝慰多少还是缓解了一些他心中的苦闷,但他失落的心境并没有从根本上好转。翁主任叫他耐心等冷月归来的话还是给了张秋生一些慰藉,他坚信她一定会像上次那样,突然出现在他面前,给他带来意外的惊喜,可他哪里知道,他这一等就是10年,他和冷月再次重逢竟是1949年全国解放后的事。1949年初,张秋生母亲病重,临终前她希望看到儿子解决婚姻大事,就是她死了也好闭眼。为了让母亲不留下遗憾,在苦等冷月而得不到她任何消息的时候,他和电讯室的一位
同事结了婚,翁主任尽管对此事有保留意见,但他也不好叫张秋生再苦等冷月,特别是他母亲已是弥留之际。在全国欢庆解放的大喜
子里,张秋生和冷月在一次英模会上相逢,但已物是
非了。张秋生为自己没听翁主任的话坚持等冷月归来而内疚,冷月为有
不能结合而伤感,两
会后只得洒泪而别,半年后,经组织介绍,她认识了飞行员巩凡,不久便结了婚,婚后夫妻生活幸福,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桂云标从大库房回到宿舍时,同室的男学员全部下湖游泳去了,他赶忙从床底下拉出
学时带来的手提包,从里面拿出了一本小
书(密码),此时,徐飞跃匆匆进来,桂云标示意叫他在门
盯着,看有无闲
进来,徐飞跃马上明白他要
译密码,便靠着宿舍门,嘴里哼着湖南花鼓戏,可眼睛却始终没离开门前的那条水泥路。
延安发给“向北”的电文很短,桂云标很快便把电文
译了出来,上面的文字让桂云标激
飞越:“宝塔回呼向北03,礼物收到,甚谢,望保持联系。”
桂云标把译后的电文藏于衣内,又把“小
书”装进手提包,然后招呼徐飞跃一路小跑,来到湖边的柳堤旁,悄悄地把
译的电文递给徐飞跃,他一看便惊叫:“联系上了!你送的是什么礼物?”
“看你这一惊一炸的!”桂云标狠狠地训斥道,“我真怀疑你能不能成为我的朋友和助手!”
徐飞跃马上意识到自己刚才失态:“都是我不好!光顾高兴了……以后一定注意……我一定改掉毛躁的毛病!”
“我的事你都知道了,今后就是掉脑袋也不能出卖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