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孝哥儿落座后,自称李姨的艳妆
子娇声腻气地道:“小官
好面熟啊,不知在丰乐楼有没有相好,咱们这里最近刚来了几位清倌儿,不仅
长得秀美水
,歌也唱得美,
家给小官
介绍一位好吗?”
“这个李姨呀,本公子慕名而来,是想见一见李师师大家,一切花费由李姨定,不知李姨可否安排一下。”孝哥儿一边优雅地品茗,一边问道。
“这个真是对不住了,
家那
儿李师师今儿恰好偶感风寒,刚刚传了话下来今儿不见客,要不让
家另给小官
安排一位,咱们楼里的名角儿多着呢”。听说又是一位指名要见李师师的,李姨当即面露为难神色,借
托辞。
“哦,真是不巧了,本公子近
就要离开汴京了,本公子写有一首词,烦请李姨代为转达给师师姑娘为盼。”说毕,将一张词笺和一张银票递给李姨。
李姨接过词笺一看,发现词笺下面还有一张100两的银票,顿时笑遂颜开,道:“啊呀,小官
真是痴
哩,
家这就去将小官
的
意转达给
儿师师。”
“你去吧,不用管本公子,本公子喝完这杯茶后就走。唉——,只是见不着师师姑娘真是
生的一大憾事。”孝哥儿叹道。
别间是贵宾室,正对着汴都御街,只见御街约宽二百余步,两边是御廊,种有莲荷、桃、李、梨、杏,还有杂花相间,时值仲春,举目四望,沿街皆青楼画阁,修户珠帘,雕车宝马争弛而过,金翠耀目,罗绮飘香,花光满路,萧鼓喧空
李姨扭着两瓣浑圆的,往内西楼去给李师师送词笺了,孝哥儿悠然自得地品着香茗,茶喝数杯,也不知道那李师师是真病还是假病,仍未见有回复,看来没戏了。想到今晚自己的主要目的是来找有名的行院唐安安的,怀里还揣着阎婆惜的书信呢,于是,孝哥儿道:“走,咱们去寻那行院唐安安去。”
“小官
且慢,师师姑娘有请。”孝哥儿三
刚要走出别间的门时,身后传来李姨欢悦的叫唤。
孝哥儿心里一喜,看来是那首词送对了。孝哥儿回身时,发觉坐在别间求见李师师的几位豪贵
物纷纷朝自己投来嫉妒的眼光,哇靠,看来这群家伙把被李师师拒绝的怨恨洒向本衙内的
上了。
这时,只见李姨朝孝哥儿身上靠了过来,一把扯过孝哥儿的手,麻麻利利地扯着孝哥儿朝内西楼上走。
内西楼就是李师师的居所,但如今已改名为“醉杏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