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渡,袁军大营。
自三月兵临官渡,至今已近四个月时间。
十数万大军困于官渡这狭小的地域鏖战,损兵折将,耗费钱粮无数,却迟迟没有寸进。
这也使得袁绍,感到万分煎熬。
初出征时的意气风发,在经历连番挫折后,已
然无存。
袁绍如今也开始感到犹豫,不知道这一场大战,会持续到什么时候。
中军大帐里,气氛很压抑。
连平
里最能说会道的郭图,也变得格外沉默。
许攸迈步走进大帐,拱手行礼道:“主公。”
“子远,何事?”
许攸没有觉察到,袁绍在言语中,流露出的那种疏离。以往他来见袁绍,袁绍一定会热
相迎,执手而坐。可今天,袁绍表现的很冷淡,或者用冷漠来形容,可能更加妥帖一些。
“主公,我今天抓到了一个曹
的细作。”
“哦?”
“曹
命
向许都征调两万兵马,于今
傍晚抵达官渡城。
主公,此天赐良机于主公。曹
官渡城的兵马,已捉襟见肘,而许多兵马本就不多,如今又抽调两万
过来,必然守卫空虚。主公何不遣一能征惯战之将,分一支奇兵,偷袭许都?
许都兵力空虚,则可一鼓作气攻下,曹
必败无疑。
即便许都兵力不空,主公也可以佯攻许都。到时候,曹
必然会
了手脚,主公可正面攻击,到时候曹
同样大败……”
许攸兴致勃勃的说着,到兴奋时,更手舞足蹈。
袁绍眉
一蹙,似有些意动。
郭图道:“子远之计虽妙,可曹
诡计多端,亦不可不防。
万一这是曹
的诡计,主公派出兵马岂非危险?以我之见,应向三公子下令,命他自力量抽调兵马,到时候一鼓作气,攻
官渡城。官渡,想来已是许都最后一道屏障,若官渡
,则许都必
;现在分出兵马,恐非上策,还请主公三思……子远,你这计策,却莽撞了。”
“公则,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只不过就事论事罢了。”
“我刚才去观察了曹
的营寨,的确是有兵马增加。
即便主公从黎阳抽调兵马,到时候曹
还是可以凭借地形,与我等鏖战,若再拖延,于主公不利。”
“昔
董卓也曾用疑兵之计,今
曹
为何就用不得?”
“这个……”
许攸顿时哑
无言。
郭图说的还是当年董卓
雒阳,凭借疑兵之计站稳脚跟的典故。
许攸还想争辩,却听袁绍一声厉喝,“好了,莫再争吵。曹阿瞒好奇兵,喜欢兵行险招,我唯有正兵应之。公则所言,颇有道理,曹
甚有可能是在行疑兵之计,我应再从黎阳抽调
马,与曹阿瞒决战。”
“可是……”
“子远,官渡这边的战事,你还是莫再管了。”
“啊?”
“明
一早,你返回邺城……”
“回邺城?”
“回去之后,好好看管你的家
再说。”
袁绍说着,从书案上抓起一封书信,摔到了许攸跟前。
许攸愕然将书信捡起来,打开来一看,顿时大惊失色。原来,这书信是留守邺城的审配送来,告诉袁绍,许攸家
犯法,而他本
更贪墨无度。审配已将许攸家
拿下,并抄没了许攸的家产,请袁绍定夺。
“这……”
“还不退下”
袁绍一脸厌恶之色,甩袖而起。
许攸狼狈的走出军帐,回到自己的营寨里之后,呆坐良久。
我一心一意辅佐袁绍,到
来却是这样一个下场。审配太可恨,你我政见不同,竟如此害我……他闭上眼睛,只觉一阵心烦意
。没错,他是贪财,可是他却从未耽误过袁绍的事。
袁绍现在明显已不信我,我若回邺城,只怕凶多吉少。
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田丰和沮授的面容。
许攸不由得一阵苦笑,原以为只要尽心为袁绍做事,就不会有任何问题,可现在……
袁本初,非明主邪?
想当初我投奔他,为他立下汗马功劳。
而今,却落得个自身难保。
这样的主公,保他何用?
许攸这念
一起,就再也无法止息。他在军帐里徘徊良久,半晌后一咬牙,做出了决断。
你既然不仁,休怪我不义
+++++++++++++++++++++++++++++++++++++++++++++++++++++++++++++++++++++++++
天还没有亮,曹朋就醒了。
生物钟让他养成了良好的作息习惯,随着太阳而劳作,随着太阳而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