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曹贼

关灯
护眼
第412章 河西第二弹(一)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第第二弹(一)

苏由走了!

他不得不暂时离开红水县。更多小说 Ltxsfb.com

不过,苏由并不是随苏双一同返回中山国,而是另有任务。在离开红砂岗的时候,苏由就得到了苏双的吩咐:不管生什么事,都不可以离开河西,必须要在可能的站稳脚跟,得到曹朋的认可。唯有这样,苏家后迁来河西,才可以获得更大利益。苏由并不是商,早年间还曾在安平书院读过书,被举为孝廉。 【】

安平书院,并不为后世所知。

提起三国,们很容易想起颍川书院、水镜山庄等地方,但实际上,安平书院的地位丝毫不逊色于颍川书院。在河之北,有三大书院,分别是巨鹿学舍,安平书院和东武书院。其中,巨鹿学舍是官办机构。而安平书院和东武书院,则属于si立书院。这两家书院出自一姓,却有分属两家。安平书院属博陵崔氏所创,其代表物,便是前太尉之子崔均,以及崔均之弟,崔钧……呵呵,您没看错,是崔钧和崔均。也许崔均的名声不算显赫,但他的兄弟崔钧,却极有名气。 ”小说“

,便是襄阳四友之中的崔州平。

东武书院,为清河崔氏所有。

这两家本为一族,后分裂为博陵清河两宗。两宗之间的明争暗斗从未停息过,相互间一直在较劲儿。苏由,属于博陵崔子弟,擅长经典。中山国苏氏,累世经商,成为今河北巨贾。但到了苏双这一代后,敏锐的觉察到,单凭商的身份,很难使苏氏成为真正的豪门望族,于是便着重培养苏由,希望苏由将来可以在士林中有所作为。唯有这样,中山国苏氏,才有可能真正的飞黄腾达起来。

只可惜,苏双的这个计划还未来得及实施,袁绍已经战败。

本来,苏双已绝了让苏由仕的念。可是碰到曹朋后,他这个想法便死灰复燃。

家里的生意,不需要苏由费心。

自有苏双次子苏平来负责打理。苏由只要能够在曹朋帐下站稳脚跟,便是对苏家最大的贡献。苏由这次离开红水县,是奉曹朋之名,前往富平,起出张家库藏。

八千汉的到来,的确是缓解了曹朋手的压力。

可同样的,也给曹朋带来了一个新的难题……粮、辎重,以及各类的生活物资。

曹朋本来准备晚一再起出富平库藏,可随着八千汉的到来,令他不得不提前行动。否则,但只是这八千汉的温饱,就足以让他感到疼。在决意起出富平库藏的同时,曹朋不得不把目光投向许都,希望能寻求到更多的帮助……

河洛换装已经完毕,接下来将会开始在关中换装。

当新的军械装备送抵关中时,会有大批陈旧的辎重装备被淘汰……

按照规矩,这些装备军械,由武库令清登基造册,而后进行处理。比如那些被淘汰下来的环刀,会被送往河一工坊回炉。执掌换装事宜的,便是许都城门校尉,也就是曹朋的老爹曹汲。曹朋思来想去,似乎也只能从这方面着手。

曹军被换下来的军械,在中原地区并不值钱。

可是在西域,在漠北……这些东西,还是能产生一些价值。

曹朋现在需要大量的物品,单纯的依靠朝廷供给,显然也不太现实。

曹cao的主要力都放在河北,辎重粮军械,优先供给河北战场。至于河西……说实话能够得到的支持并不多。如果不搞些歪门邪道,曹朋还真不知如何是好。

前世,最讨厌的就是这种事。

没想到重生三国,却要做这种违法之事。

曹朋在心里,也只好暗自安慰自己:为崇高的目标,老子可以不择手段……

驱逐胡虏,振兴河西!

似乎算得上崇高目标了吧……

+++++++++++++++++++++++++++++++++++++++++++++++++++++

八月二十六,廉堡外城建设,已经竣工。

根据贾逵送来的名册,廉堡如今有军卒一千三百,其中骑军三百有余。这些骑军,是从廉堡附近部落里挑选出来的青壮,但还未形成战斗力。廉堡如今登记在册的百姓四千余。其中汉民不足四百户,甚至不到廉堡总的一半。而其余,多为归化胡。除此之外,还有一千余胡,进一步造成了胡汉比例的失调。

贾逵认为:“若胡汉比例过七成,势必会令廉堡的局势变得复杂。”

在认真考虑过后,八月二十八,曹朋从红砂岗送来的八千汉中,chou调出四百户,约两千送往廉堡,以增加汉在廉堡的比重。对此,贾逵在欣喜的同时,又哭丧着脸说:“一下子增加两千,廉堡的粮必然会出现失控。”

充足时,不足。

充足时,粮又不够……

而今已进晚秋,待冬以后,粮问题必然变得更加严峻。

单凭朝廷供给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