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色苏联

关灯
护眼
第九百二十三章 攻击无效(加更)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当初在岛国的战场上,美制的M1坦克,使用了105毫米坦克炮,哪怕是发最新的穿甲弹,也无法击毁苏联的T-72坦克,所以,当时美国就知道105毫米坦克炮,已经无法阻止苏联的装甲洪流了。更多小说 Ltxsfb.com

想要继续取得优势,那就只能继续在坦克炮的径上想办法!而同时,因为德国的豹2坦克,已经开始使用120毫米坦克炮了,所以,美国引进了莱茵金属公司的120毫米坦克炮,换到了M1坦克上。

不过,在凌晨的战斗中,挑战者的120毫米坦克炮,根本就没有对T-72坦克构成威胁,这让美国坦克兵们有很大的心理压力,虽然英国的线膛炮有些落伍,但是,他们的穿甲弹的穿甲能,也是相当不错的。既然他们的炮无法击穿苏联的坦克,那么,己方的炮,也不一定能奏效。

好在除了120毫米坦克炮之外,他们还有别的对付坦克的方法,比如,现在的哈德特军营里,有十几辆的反坦克导弹的四车,同时还有二十多具单兵的反坦克导弹的装具。

这样,他们还有远距离打击苏制坦克的能力!

陶式反坦克导弹!

这是美国休斯飞机公司于1962年开始研制的一种管式发、光学瞄准、红外自动跟踪、有线制导的第二代重型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在1970年大量生产并装备部队。同时,在越南战争及第四次中东战争中都曾大量使用此导弹,并取得了良好的战果。

而现在,这种导弹也进行了一番改进,被命名为陶1导弹,它将发管缩短到1067毫米,有利于克服在较大横向风条件下纵发装置的困难。同时程从3000米增大到3750米。甲能力也进一步提高,达到了静甲能力800毫米的水平。

这也是美国军队最大的希望了,如果飞出去的这些导弹,哪怕能击毁二十辆T-72坦克,对面的坦克部队就会受到很大的打击!只要他们停顿下来,不再继续进攻,就能够有效地拖延时间!

一枚枚的导弹,拖着火舌,从发管里面飞出,同时,作手的眼睛紧紧地盯着瞄准具,时刻将十字线压在自己的目标上。

导弹的尾部,不断地释放出线来,通过这些电线,制导信息源源不断地进导弹。

“不,他们发了导弹,该死!”跟随着坦克一起跑过来的西德国防军的士兵,顿时眼睛睁大了,他们本来就是在坦克的后面,而他们下意识的动作,就立刻趴倒在地上。

他们熟悉这种武器,经过改进之后,这种武器的甲能力,达到了800毫米的水准!哪怕是连己方的豹2坦克,也绝对挡不住这种反坦克导弹的击!

一会儿,坦克被击中,就会发生殉,到时候,离得太近,会被波及到的!

和坦克炮发的穿甲弹动辄八九百米每秒的速度相比,导弹的速度是很慢的,每秒大概三百多米,飞行这两千米的距离,需要七八秒的时间。

趴倒在地上的西德国防军的士兵,可以看到那些导弹忽上忽下,其实是在不断地调整飞行轨迹,接着,一枚陶式导弹,就准确地击中了前方的一辆坦克上!

下一刻,这辆坦克说不定就会殉了,想起高高飞起的炮塔,一旁的士兵就觉得很可怕,希望坦克手们走得很快,不会遇到痛苦!

陶式反坦克导弹,就这样飞了上来!它的前面的战斗部,正好扎到了T-72坦克的炮塔上!

可惜,它首先遇到的,是炸反应装甲!

当感受到撞击传来的时候,陶式反坦克导弹的战斗部的压电引信触发,引了后面的聚能战斗部装药的3.6千克的高炸药,战斗部的前端的圆锥形空腔,紧贴着的一个金属药型罩,将炸产生的能量聚集在目标上,同时使融化的药型罩形成一金属流向前方出,向着前面的目标装甲冲去!

和细杆的穿甲弹不同,导弹因为速度不高,所以采用的并不是硬碰硬的战术,而是使用金属流来烧穿!这就是空心装药聚能战斗部!把装药制成带锥形孔的空心圆柱体药柱,并在锥形孔药表面加上金属罩,这样,炸时融化的金属罩即会聚成一速度、温度和压力都很大的金属能流,即“聚能效应”,摧毁装甲!

同时,在进装甲之后,这金属热流也会不断地衰减,如果在衰减完之前,就贯穿了装甲,就叫做成功击穿,如果金属热流的能量衰减到零,也没有贯穿装甲,就是失败了。

可是,在现在,这金属流,遇到了第三种况!

因为,就在它炸的同时,对面也炸了!

反应装甲受到了剧烈的撞击,也同时被引了!楔形放置的钢板使得炸药产生不对称的轰***动钢板快速运动,产生剪切效应。

本来它是打算磨损攻上来的穿甲杆的,但是现在,它却感受到了不一样,一金属流,向着它而来!

不管是什么,来什么消耗什么!

于是,冲上来的金属流,也被相互运动的钢板给消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