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现在没有官职,但却能够随时向皇帝上奏本。更多小说 Ltxsfb.com 更新最快他的折子,都是第一时间转呈皇帝案前的。
甚至皇帝还经常派
去问李超一些事
。
这种虽身不在朝,但却依然还能经常跟皇帝保持联络通信的特殊,让朝野无数
羡慕。甚至现在都有
喊李超为白衣宰相,不在朝,一样能够影响朝局。
摊丁
亩的奏章,直接动用八百里加急,送到皇帝面前。
李超的奏章一向跟他的
一样独特,没有什么过于华丽的词藻,没有那么套话空话。都是直接就上
货,条理清晰,论点明确。
“摊丁
亩?”
“纳钱代役?”
“不抑兼并?”
“永不加赋?”
李世民越看越震惊,李超的把他奏章里的几个重要点,直接来了个加黑加粗,高亮显色。
这四句,十分吸睛,有uc部的风格。
但却不是标题党,而是
货。
房玄龄本来在阅读汉京转来的奏章,听到皇帝一句接一句的惊叹,也连忙扭
过来。
他一看那奏章上贴着红色条子,就知道这原来是李超的奏章。
“赵国公又有什么惊
言论吗?”
“不是惊
言论,而是又一个新法。罢租调庸制,停均田法,推行两税法,还要摊丁
亩,甚至是纳钱代税,两税征钱,并且不抑兼并,还提出永不加赋。”
李世民边说边摇
,他一直跟李超保持着联系,许多朝廷大事也要特意派
去询问李超的意见。可是现在李超上的这道奏章,也太让他震惊了。
李超说的每一条,他听后第一感觉就是荒谬。
“罢租调庸制?停均田制,这可是国朝根本,李超到底在说什么。”连房玄龄听了都心中惊骇不已。
均田制,租庸调制,这正是当年西魏以三国之最弱,却能败北齐成为北方霸主的根本啊。此后的北周、隋,都是沿用这套制度,才迅速的恢复生产力,增强了国家实力,然后隋朝才能统一天下。
甚至隋能够开创开皇盛世,也与这套根本制度离不开关系。
可是现在,房玄龄一向推崇称赞的李超,居然说出停均田,罢租调庸这样的话,他真是昏了
吗?
倒是长孙无忌,以前反对过李超几次,结果每次最后都被打脸,这样啪啪啪多次之后,现在长孙无忌已经有了
刻的领悟。
不过李超出了什么惊
言论,都先别急着下定义,先仔细看清楚了再说,不能一而再的把脸伸过去给李超打了。
“陛下,李超说这些,总应当有他的论点,得有一个站的住脚的说辞啊。李超又不是老迈昏庸,他比陛下还年轻呢。我觉得,李超肯定大有
意。”
被大舅子一说,李世民这才算是稳了稳心神。
重新拿起奏章,这次直接无视那几个加黑加粗高亮显示的词,专心的看了起来。房玄龄长孙无忌宇文士及杨恭仁几位宰相这个时候也都等不及,好奇的站到一边探
去看。
“我摊开来,大家一起看。”
奏章是折册,直接拉开,就成了一个长册。
奏章摆在案上,君臣几个一起看。
“李超的字还是这么丑!”
“嗯,估计他是写不好了。”
李世民和房玄龄两个先嘲笑了下李超的字。
“其实赵国公的硬笔书法不错的,开创流派。不过这毛笔字,确实没进步。”
“什么没进步,他根本就是懒得练。有功夫,都忙着去赚钱去了。”
房玄龄仔细的看着奏章,洋洋洒洒的奏章很多字,但却写的非常清晰。
不过如果以现在的这个丁额来摊丁
亩,摊
八亿五千万亩田地中,并且永不加赋的话,每亩田的丁银倒不多。
“每顷地摊租三石五斗三升,合每亩,三升五合三。”长孙无忌迅速的报出一个数字。
李世民皱眉,“比原来的租还高。”原来是每丁租两石粟,而均田制是每丁百亩地。
“陛下,均田每丁百亩,只是狭乡边地,实计上内地授田往往不足百亩,尤其是中原等地,更是只有一丁二三十亩。因此,如果按宽乡计,则摊
的租确实比原来高,但如果按实际
况算,那么这每亩三升五合三的租,不算高。”长孙无忌提醒道。
“调,折每顷地折七丈绢左右,绵五两多点。每亩折绢七寸,绵半钱。”
“另外庸,折每顷地折绢三匹。每亩折绢一尺二。”
房玄龄把这几个数字写在纸上,最后得出的结果就是,如果以现在一千五百万丁额来摊丁
亩,那么摊
全国八百五十万顷地后,每亩地等于是摊
三升五合三粟,绢一尺九,绵半钱。
三升五合三的杰,一尺九的绢,半钱的绵。
似乎不多。
李世民这样想着,折到每亩里确实不多。如果一个农民,他家只有二十亩地,那不管他家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