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笋惦量半天。
也不再挖笋了,收好这个笋,两
坐在竹林里聊天。
“三郎,这笋送给你,你得帮我个忙。”赵四娘望着张超道。
那天张超也没空跟赵四娘细说,今天赵四娘主动约张超在这见面,张超想了想倒也没拒绝。倒不是他贪图赵四娘美色什么的,其实赵四娘也没啥美色,长的挺普通的一个姑娘,有几分英气。
张超只是觉得上次买赵家的地,对赵家还是有点点亏欠的。若是能够帮的上忙的地方,他也不介意帮一把。有的时候,帮别
,也是在帮自己。
“你家现在到底啥
况,你仔细说说。”
赵四娘拍着手上的泥,有些无奈的叹气。
说来说去还是粮食的事
,赵家囤的那些粮一直是个定时炸弹。上次卖了个庄子还了五千多贯的驴打滚,算是解了勒脖子上的绳。但赵家也不是就安稳了,他们家之前还找
周转了不少的钱买粮呢,虽然这些周转要好的多,拆借的利息较低,但要是到期还不上也麻烦,都是拿了田庄商铺做抵押的,还不上钱,别
就得收铺子田庄。
赵四娘一直坚信河北的战事会打上一两年,判断的条件就是之前唐军连战连败,号称名将的李艺李世绩都先后大败。
正因此,他才让赵员外不急着把粮清仓,而是准备等着粮价上扬反弹。可粮价涨了没两天呢,秦王就擒斩了刘黑闼,虽然还有个高开道和徐圆郎,但谁都知道他们撑不了几天了。
没有战事,粮食消耗会少的多,最关键的是,没有大的战争的话,粮食市场就会很平稳。
“好多
都说今年粮食还要大跌一波。”
“你打算现在把粮食清仓?现在这个价钱清仓,只怕亏损不会小吧?”张超道。
“就算是割
,也没有办法了。再不把粮卖了还钱,我家的庄子商铺都要成别
的了。”赵四娘无奈,可想要清仓,也不那么容易。除非赵四娘来个真正的清仓价,要不上万石各种粮食哪容易一下子变现。
现在赵四娘盯上了张超。
她得到消息张超当上了工部员外郎,要负责建两个作坊,一个是药坊一个是酒坊。酒坊肯定得要采买粮食的,如果张超能够帮忙从赵家买粮,把赵家的存粮买走,那赵家不但不用清仓价卖掉粮食,甚至还能迅速的变现去还钱。
张超昨天见过四娘之后,也在考虑这个问题。
朝廷要酿酒
,当然不会直接拿米酒来蒸馏,那样成本就太高了。酒坊会按正常的
况收粮食酿酒蒸馏,当然,出于成本考虑,只是酿造酒
的话,其实根本不需要什么好粮食。
最好的一种酿酒粮食就是高粱。
高粱唐朝有种,但因为高粱的
感问题,一直是当做饲料用的,只有在灾荒之年的时候,才会拿高粱当粮食吃。
高粱价格不高,但用来酿造蒸馏酒
却很不错,后世的高粱酒,可是白酒中的好酒。
其实如果有红薯,那么用红薯其实更节约成本,但现在没有红薯,那就用高粱比较划算的。
用米麦来制造医用酒
,那简直是太奢侈。
不过张超也在想着,有蒸馏法,只用来造酒
,那也太
费了。他相信,如二锅
这样的优质白酒,肯定也还是很有市场的,李世民不喝酒的
喝了可都说好。
张超很想自己弄个酒坊然后酿二锅
卖,酒梢还能卖给朝廷的酒坊继续加工成酒
。可惜现在卡在李世民那里了,要想酿二锅
,只能先打通李世民的关卡,甚至在朝廷的酒坊里,也上马二锅
,这样锅
和酒梢则加工成酒
,两不耽误。
可张超不太想这么
,因为
的再好,又不会分他一文钱,那么卖力做什么。
果然吃大锅饭
活没动力啊,若是张超自己的酒坊,肯定千方百计的节约成本,提升效率,挖掘潜力。
张超叹气。
“你家存粮里有高粱吗?”
“有,但是不多,酿酒用高粱吗,没听说过啊。”
高粱也称蜀黍,用来酿酒还是在明朝的时候,如今唐朝,高粱种植不算太多,许多
是直接把高粱碾成米煮饭或熬粥吃,也有部份百姓会把高粱磨成面
做饼,但高粱含有单宁,
感很涩,一般
是不愿意吃高粱的,平时多用做牲
饲料,只有灾荒之年才吃,因此高粱也被称为救灾粮。
赵四娘家卖粮食的,但还真没听说有谁用高粱酿酒的。
张超笑而不语,高粱酿普通米酒当然不好喝,但却是酿造白酒的绝好材料啊,好的高粱酒可是
感烈而不辣,回甜绵软,具有独特的香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