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虽然号称恩科,但实际规模却是历年科举之最,不但门类多,而且考生更是超过历年。龙腾小说 Ltxsfb.com
首先,正常的文武举都有举行。
这次会试的主考是户部尚书司马光,最主要的内容是理财。
很有趣的是司马光出的会试题目,以往都是诗、赋,策论等内容,这次诗被删掉了,改成了三道算学题,不是很难,主要都选自九章算术。
但是信号很明确,有些学子不满,认为考算学内容,不合规矩。
司马光是毫不客气的,他明确告诉那帮考生,不会写诗,不会作词,并不影响当官,考成法不会让你做诗词,但是如果不识数,算不明白账,出了亏空纰漏,朝廷的刀可是不留
的。
考生们被怼得没有话说,只能老实去做题。
不得不说,中华大地,从来不缺聪明
,如果考试内容是八
,会产生一大堆的训诂考据的狂
,考诗词,也会出一帮顶级的诗
,而考算学,也难不住大家。实际上早就有
下功夫算学,三道考题,并没有难住大家伙,又超过三成的学生全都做对了。
科举制本身没有问题,哪怕一千年之后,也是考试选官,只要把考核的内容稍微调整一下,
况就会好很多。
除了礼部主持的会试之外,还有吏部这一次也主持了考试。
前番裁撤官员,一
气裁了上万
,其中不乏科甲出身的官吏。
为了给大家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政事堂上奏赵祯之后,答应开一场特科,凡是被裁撤的官员,可以重新报名考试,只要通过,就可以正常授予官职,当然了,一切都要重新开始,以前的官职经历一笔勾销。
有很多靠着恩荫
仕的
学问太差,通不过考核,还有一些做到了很高的位置,也拉不下脸,从
再来。
但是还有一批官吏,觉得这是一个机会。
虽然以往的经历一笔勾销,但是他们的经验本事还在,只要有机会,好好
,未必不能脱颖而出。
而且吏部考试,录取率是三成,比普通的会试高多了。
因此有一批
把脸皮塞到了腋窝里,争抢着参加考试。
主持吏部考试的是王珪。
在几位相公当中,王珪算是最弱的,也最好说话,王宁安曾经打过招呼,让王珪留神,看看参加考试的
当中,有没有冯京冯大状元。
不是王宁安小气记仇,实在是让
气不过。
自从得知市面上有不少编排自己的话本,王宁安就让
去查,结果一查之下,发现好几本最热销的,追根溯源,都是冯京写的。
在这些书里,王宁安面目可憎,贪财好色,欺君罔上,什么坏事都
尽了,偏偏又屡屡超擢,十足的
佞小
,比西门庆还要过分一万倍!
冯京三元及第,到底是有些才华的,他写的话本就脍炙
,构思巧妙,段子高明,丫的要是穿越到后世,也是白金大神一枚!
“混蛋!”王宁安气得鼻子都歪了,他立刻下令彻查,凡是写话本编排他的,一律不准录取,还要追究罪责。
皇城司一
气抓了几十个
,结果唯独冯京没有下落。
王宁安琢磨着这丫的肯定不会放弃仕途,朝廷给革职官员重新参加考试的机会,冯京一定会卷土重来的。
等到时候就把他直接拿下!
管你三元及第,管你文曲星降世,老子都不会客气。
我要让你把写出来的东西,一个字一个字吞回去。
得罪了王相公,还想有好下场?
可是令王宁安感到意外的是吏部考试,并没有冯京这个
,貌似冯大状元真的认命了,准备回家抱孩子,不想在宦海打拼了。
如果他甘心做一个小老百姓,王宁安也不好赶尽杀绝,他只能
代陈顺之,多多留神,如果冯京冒出来,或者再有类似的东西出现,一定不要客气。
那几十号
已经送去渤海国了,再多一个状元公也很不错!
王珪是按照王宁安
代做的,但问题是没有找到冯京,也就只能放弃,但是王宁安却忽略了,在正常的会试当中,多了一个叫马凉的
,他成绩很不显眼,只考中了三甲进士,被派到了蜀中担任县令。
足足三年之后,他才因为政绩卓著,
选御史台,而那个时候,大家才赫然发现,原来这个马凉就是冯京!
等到王宁安知道之后,也是徒呼奈何。
二次卷土重来的冯大状元靠着耆英社的支持,靠着岳父富弼等
,还真掀起了不小的风
,这是后话,暂时就不多说了。
除了上述两场考试之外,第三场考试就是针对宗室子弟的别
试。
这个考试难度要小一些,而且是赵祯亲自主持,成绩出来的最快,赵允弼的五个公子,全数取中!
这回老王爷傻眼了,要是儿子们都跑去当官了,他这个王爵谁来继承啊?
赵宗景舔着脸嬉笑道:“爹,要不给孩儿吧,我领两份俸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