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清隐龙

关灯
护眼
1810 饥荒的根源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中原也来了不少的移民,按说农耕技术早就传过来了,为什么无法普及,为什么不能正式升级到农耕文明呢?

原来答案就在这里,自然气候的遏制啊!

南洋地区属于热带,气温高湿气大多台风雨!这样的天气无疑是适合水稻生长的,一年三季稻都是懒的活,有勤快的华农夫居然可以做到一年四季稻,三个月成熟一次。

其实土著也不是不懂农耕技术,这么多年了他们看也看明白了,可是他们就是没有华这么勤奋,因为他们没办法出舱稻米。

农耕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谷仓,类必须要有贮藏的意识,农耕文明才会发展起来。

类学会了贮藏也就是给文明加了双保险,比如遇到战争了、天灾了等等况,贮藏起来的食物就能救命,帮助大家抵御危机。

可是南洋这边怎么贮藏稻米呢?湿的天气稻谷用不了一个月就得发芽,这些土著猴子压根就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可是华族为什么就能解决呢?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