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崛起之第三帝国

关灯
护眼
第397章 日本的战略问题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这不就说明英美也怕苏联吗?英美都怕本凭什么不怕?

“元帅阁下,我帝国的五相御前会议已经做出决定,确定南下为第一国策了。”松冈洋佑看到赫斯曼的话说完了,赶紧向他通报了本最新的国策变化。

第一国策?赫斯曼心说,那就还有第二国策?这帮本鬼子到底懂不懂打仗要集中兵力的道理?

赫斯曼和希特勒还有意大利领袖墨索里尼换了一下眼神,看到两都在点。于是就说:“既然南下是你们的第一国策,并且你们也愿意加钢铁同盟,和德国、意大利一起战斗。那么我们也没有拒绝的道理,我们也会你们在苏互不侵犯条约的问题上争取最大权益。”

他的语气突然放沉,对两位本代表说:“但还有一点需要事先约定,今后德、、意三国的重大军事行动开始前,必须要召开三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加以沟通和协调,在征得另外两国同意后方能开展行动。如果涉及共同作战问题,还应该成立联合司令部统一指挥这一约定,将会以明确的条文列意钢铁同盟条约。你们对此没有意见吧?”

赫斯曼这样做其实也是为本鬼子好,历史上本在二战中的战略是相当糟糕的,不管是在中国战场还是在别的战场,基本都是在犯“可怕的战略错误”。即便是最为后称道的“珍珠港事件”,实际上也是一个巨大的战略错误倒不是说奇袭珍珠港和对美开战一定是错误的。

而是发动这场疯狂的偷袭行动的战略目标是完全错误的不是为了赢得战争,而是为了抢地盘而发动了战争。并不是说不应该抢地盘,而是抢地盘应该服务于赢得战争。

本在发动奇袭的时候并没有认真考虑过要怎么打败美国,他们只计划在6个月内拥有绝对的行动自由。实际上他们的确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拥有了在海上的绝对优势,无论是美国太平洋舰队还是英国在印度的海军,都不是本海军的对手。

但是本根本没有考虑过利用这样的优势去赢得战争,实际上赢得战争的路线是存在的!

如果不是失败的中途岛战役,他们至少可以在12个月内保持住海上的优势。这么长的时间,足够让组织起一支庞大的远征军去解放印度,然后就能和德国会师中东了。

这样一来,本就获得了印度丰富的物资(印度可遍地带路党的神奇国度),还沉重打击了英美苏三国同盟中的英国,而且还能帮助德国解决石油和有色金属两大瓶颈,同时又能从德国获取先进的技术和武器装备用来对付美国的反扑。

这应该就是本在珍珠港事件后唯一可能取得胜利的正确路线,可本在南方的扩张偏偏止步于缅甸。而本不进大英帝国的要害印度的原因,居然是因为兵力不足!

在太平洋战争初期,负担南进任务的本南方军的地面部队竟然只有12个师团又3个旅团(其中两个混成旅团)外加1个混成联队和1个支队。

在占领了整个东南亚后,就再也抽调不出足够的兵力去进攻印度了。而就在同时,他们在东亚大陆上还放了一百几十万军队用于和中国作战或防备根本不会进攻的苏联

所以赫斯曼才会在内瓦会晤上提出了组织“三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的要求。

里面小说更新速度快、广告少、章节完整、防盗】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