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隋末阴雄

关灯
护眼
第七百四十章 破庙对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之后,马上就要以逃命的速度来到洛阳,就是要远离那些关陇军功贵族,这样他才会觉得安全。”

李密的眉微微一皱:“可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仍然要带着这些关陇世家们一起迁到洛阳,这些威胁不照样存在吗?”

王世充摇了摇:“现在有一大半的关陇世族没有迁过来,这些有许多是勋官,只有爵位和虚职而已。现在并无实际官职。就算迁过来的那些。也只是自己本家过来几十个,撑死了带上几十上百个仆,而他们的田产土地都在关中,那几百上千的同族和部曲亲兵,也得留在关中经营,没了这些,他们不过是些光杆司令,空将军。就是想造反,也是什么也做不到的。”

李密长舒一气:“原来如此,是我疏忽了,我家一向丁不旺,产业在关中的也不多,而大哥家在全国各地都有许多产业,加上这一年多我们二外任刺史,不在关中,所以对这一点印象不。”

魏征微微一笑:“所以关陇军事贵族们对于杨广,其实已经离心离德了。这是杨广走出的第一步昏招。他自以为得到了安全。但却失掉了武将们的真心,除了宇文述。于仲文这少数几个死党外,大部分的将领和军功家族,已经不可能象对先皇那样真心拥戴,誓死追随了。”

杨玄感点了点:“可即使如此,冲着大隋的制度,只要有战功就可得爵,就算是公事公办,他们也不至于倒向反贼,无论是外战还是平叛,这些还是会为了国家效力的。”

魏征正色道:“杨世子所言极是,但这就牵涉到另一个问题,这些关陇军事贵族的军功从何而来?这一点,杨世子想过吗?”

杨玄感先是微微一愣,转而想到自己以前跟杨素讨论过的这个问题,马上反应了过来:“现在四夷宾服,尤其是突厥也消停了,称臣了,国内没有大规模的盗匪和叛,南方刚刚用过兵,刘方率军攻了林邑国,暂时不太可能再次出征,那能打的也无非就是西边的吐谷浑,还有东北的高句丽这两国了。”

魏征哈哈一笑:“正是如此!关陇军功贵族,数众多,至少有数百家之多,这些从北魏关,六镇起义,宇文泰进关中时就已经是世代为将了,一代一代都靠着不断的战争来封妻荫子,他们不太可能是实权官职,但追求的是要建功传子,不至于让儿孙挨饿。”

“先皇在位时,战争从来就没停过,开皇初年对突厥的战争,开皇九年灭陈之战,开皇末年两次反击突厥,还征伐高句丽,出兵西南,仁寿年则讨平岭南谋反,出征林邑,这连年的战争并没有太损耗国力,却让这些关陇家族几乎个个都有军功可捞,就是我家主公和二位,也因此得官赏爵,有了今天的地位,对吗?”

李密点了点:“确实如此,只是先皇每次出兵,都讲个师出有名,现在吐谷浑臣服我国多年,从没断了朝贡,而高句丽上次被我军出兵攻打之后,也是称臣服软,这种况下,如何能出兵呢?再说打个小小的高句丽和吐谷浑,也不可能满足关陇贵族们这么多封候的需要吧。”

杨玄感开道:“密弟,吐谷浑并不难打,他们的实力不强,骑兵不过几万,主要是仗着青海河湟之地偏远荒凉,迹罕至,时不时地下高原来抢劫一把罢了。但那高句丽,却是有户数十万,带甲不下三十万,加之路途遥远,很难对付,如果要征伐高句丽的话,确实是极耗国力之举,是以当年先皇出兵伐高句丽时,高熲高仆就极力劝阻,事后果然也没有成功。行满兄,我记得那年你也参与此战的吧。”

王世充点了点:“当年我本来是要跟着周罗喉将军率军从水路进军的,结果前军碰到风,几乎全军覆没,而陆军又中途无功而返,我们这才不得不退兵,哦,对了,你的堂姐夫封伦,那次就在前军,差点没命。”

杨玄感笑道:“为此事,他可是恨死你了,这么多年就没少在我耳边断过你的坏话,能把我这堂姐夫气成这样,行满,也真有你的。”

魏征说道:“杨世子说得不错,高句丽的国力很强,不仅本国有数十万兵,而且可以驱使契丹,奚,同罗,勿吉(即真族,古时的肃慎)等蛮族,极限动员的况下,可以有十余万骑兵,三十万以上的步兵,实力一点也不比陈国差,而路途遥远。我大军补给困难。如果要打高句丽。那必须是举国之力,倾大隋兵的决战才行。”

杨玄感点了点:“我有点明白魏先生的意思了,你是说杨广最后会因为征伐高句丽,弄得民不聊生,天下大?我觉得也不至于吧,先皇就曾出动过三十万大军征伐高句丽,陆军几乎是十不存一,也没对大隋伤筋动骨啊。”

魏征笑着摇了摇:“先皇是先皇。即使是因一时意气而不理智发兵,也只不过出动了三十万而已,这对大隋,确实称不上是伤筋动骨。”

李密叹了气:“三十万大军的数量已经不少了,当时是大力征发了河北一带的府兵,陆军主力在辽西的营州(今辽宁朝阳)集结,可最后因为路途遥远,粮道不济而退兵,士卒多饿死,每想及于此。总是心痛不已啊。我大隋的将士没有倒在敌的刀枪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