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隋末阴雄

关灯
护眼
第七百七十一章 日出之国的国书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殿上,手里拿着这封黄绢国书,目不转睛地看着,他的眉渐渐地锁了起来,看完之后,轻轻地摇了摇,把国书还给了身边的一个近侍,向杨广行了个礼:“倭实在大胆狂妄,该死,该死!”

杨广的心比起刚看到这国书时已经平静了许多,他静静地坐在御案之后,轻轻地“哦”了一声:“既然王卿说该死了。是不是也同意出大军讨伐倭国?”

王世充坚定地摇了摇:“陛下。万万不可。”

杨广的眉一皱:“王卿。我听裴侍郎说,你的生意遍及全国,即使和倭,也有往来,所以可谓大隋对倭国况最了解的一个,既然你刚才也说倭国该死,那为何又说不可讨伐呢?”

王世充叹了气,正色道:“这倭国跟我中原有往的时间。可以上溯到汉朝了,传说倭国的祖先是徐福带去海外求仙丹的那三千童男童,又有传说倭国是当年吴国或者越国灭亡之后的遗民不甘当亡国,所以泛舟出海,到了海外的倭国,从此建立的国家。”

“在汉朝的时候,这个倭国在百济和新罗,也就是高句丽以南的三韩地区再往东南的大海之中,依山岛而居,有上百个小国家。互相攻伐不断,他们的国家分成了四个大岛。其中最西边的一个大岛名叫九州,最北边的叫虾夷,中间最大的一个叫本州,而本州南边的一个叫四国,国境大约东西五六千里,南北两三千里,位置差不多在东海郡(今江苏连云港)的东边,气候与朱崖,儋耳郡(今海南岛)相当。”

杨广点了点:“地方听起来倒是不小,可跟我们大隋相比还是个小国,他们的很多吗,兵很能打吗?”

王世充正色道:“他们的,就跟以前吴国越国没开化时的那种野一样,断发纹身,凫首(剃光脑门),其多个子矮小,不足六尺,但凶悍善战,使用的武器主要是弓箭,竹矛,刀剑等,不习阵战,总体来说,现在的倭国如果全部统一的话,应该在百万户左右,有兵力二十万,但跟我们大隋相比,军力还是差得很远的。”

杨广的眉舒展了开来:“既然如此,这倭国听起来也没强到哪里去嘛,朕若是发个三十万大军,应该就足以把他们平了吧。”

王世充摇了摇:“倭国与我国隔着几千里的大海,想要到达,极为不易,而且倭国从最西边的九州岛出发,直接来我大隋的话,往往中途会遇到风,船毁亡,很难直接往来。”

杨广奇道:“竟然有这样的事?那跟你做生意的倭,还有这次来的那个使节团,又是如何能来我大隋的?”

王世充微微一笑:“九州岛那里虽然来我们大隋不易,但向西北方向到百济,只要走几百里的水路就可以到了,所以自古以来,倭多是向西北方向,去到那百济或者新罗国,然后再向北进高句丽地界,从平壤那里向西到海港,坐船正好到东莱郡。”

杨广点了点:“原来如此,也就是说倭国来我大隋,得经过那百济和新罗国是吗?跟他们自古以来关系密切的,也是这两个国家吧。”

王世充正色道:“不错,那百济和新罗所在的三韩地区,本来是萁子朝鲜被卫满所灭之后,末代国王萁准逃过去建立的国家,后来**建立高句丽之后,他在夫余国与前妻所生的两个儿子与到高句丽地区后与当地子所生的另一个儿子不和,这两个儿子有一个名叫温祚,他逃到南方的三韩之地,灭掉了萁子朝鲜的残余势力,建立起了百济和新罗,所以说高句丽,百济和新罗这三个国家,算起来源自高句丽的首任国王**,算得上是三国同源。”

杨广点了点:“这三国的起源,朕也略知一二,哼,都是些弹丸之国,不服王化,尤其是高句丽,几次三番地挑战我大隋,实在可恶,王卿,你说这倭国如此无礼,不会是高句丽挑唆的吧。他们会不会联起手来,共同进犯我大隋?”

王世充摇了摇:“陛下,微臣以为这样的事绝对不会发生,因为百济和新罗现在跟高句丽,乃是死敌,百济新罗现在结成同盟,共同对付咄咄的高句丽,这双方在朝鲜半岛中部的汉江平原一带,已经打了一两百年了,双方都有国王战死沙场。所以他们绝不可能结为同盟的。”

杨广的心里松了一气,尽管他嘴上一直在吹大气,说这些都是弹丸小国,但心里也清楚,这些“弹丸小国”也都有十几万乃至几十万的兵力,而且民风尚武,几乎是无年不战,真要是抱团跟自己作对,实在是件疼的事

杨广面不改色,继续问道:“这倭国与百济和新罗算是盟国吗?是不是站在他们一边跟高句丽作战?”

王世充正色道:“倭国原来是小国林立,如后汉书上所说的那样,有百余国,每国都有国王,征战不休,到三国时期,有一个名叫邪马台国的王卑弥呼,自称倭国王,派遣使者到当时的曹魏,那也是我中原地区第一次知道有这个倭国的存在。”

“当时在中原王朝看来,倭国只不过是如同南边的那些蛮夷部落那样的小国,根本没有放在眼里,可是臣后来查过一些百济和新罗的史书,却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