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隋末阴雄

关灯
护眼
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杜断专行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卫玄的双眼一亮,说道:“杜如晦?是不是先帝朝时的工部尚书,义兴公杜果的孙子?”

李大亮点了点:“卫大帅好记,正是此!您和杜尚书很熟吗?连他的孙子都记得?”

卫玄笑着摆了摆手:“本帅和杜果虽然同朝为官,但不算太,只是泛泛而已,之所以认识这个杜如晦,是因为本帅和前任吏部尚书,负责挑选天下官吏的渤海高构(高孝基)很熟,他曾经亲跟本帅说过,二十岁左右,年轻一代的才俊之中,杜如晦,李密,房玄龄这几个,是难得的俊才。更多小说 Ltxsfb.com唉,可惜啊,李密遇不淑,竟然投靠了反贼。实在是遗憾。”

说到这里,卫玄的眉一皱:“这杜如晦不是被推荐宫当了宿卫,后来外放县尉了吗?这次难道他是带着本县的府兵前来应募从征?可是本帅下过令,各郡县的司马和县尉要留守原职,由副手带兵从军啊。难道,这杜如晦不在任上了?还是得到了格的升迁?”

李大亮正色道:“卫大帅真的是好记,连一个小小的县尉都知道,不瞒您说,杜如晦到任滏阳县尉之后,因为不愿意执行在河北征收重税的命令,所以弃职而去,回家赋闲,这回卫大帅征兵之时,他们杜军因为是军籍,所以杜如晦又以军士的身份从军,正好同在庞将军的麾下,卑职也是前几天才与他偶遇的呢。”

卫玄点了点:“原来如此,唉,陛下征高句丽的大事。也确实让河北山东一带的民力损耗。即使是杜如晦这样的能吏。也无法维持,这大概也是现在河北那里变民四起的主要原因,杨玄感这回之所以能登高一呼,万千反贼响应,我大隋的一些政策,也确实有值得商讨之处。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眼下的首要任务,还是平定叛。稳定天下。这杜如晦肯自愿从军平叛,对大隋还是忠诚的,事后本帅也会上奏,再对他的忠义予以嘉奖,保他做官。”

李大亮微微一笑:“大帅,正如您所说的,杜如晦是为了报国,而非求富贵功名,这做官之事,只怕他也未必肯。”

卫玄的脸上闪过一丝惋惜之色:“哦。是吗?那太遗憾了,不过这是后话了。现在本帅要出关迎战叛军,需要智谋之士出谋划策,你刚才说的杨玄感的格,会决定他的战法,这个主意很好,可是本帅的身边却无想到,杜如晦身为一个军士,却想到了这层,李校尉,你能不能把杜如晦现在引过来,本帅想要见见他。”

李大亮点了点,领命而去,过了一会儿,领来了一个身材高大,器宇轩昂的年轻,看模样不过二十五六岁,黑巾包,一把漂亮的八字胡,眉宇之间极为清秀,一看就是个文,虽然穿着军装,但那白净的面皮和儒雅的长相,却分明表现出,他与那些粗鲁军汉的本质区别。

卫玄点了点,说道:“来者可是京兆杜家的杜如晦?”

杜如晦点了点,不卑不亢地行了个军礼:“小的杜如晦,见过卫大帅。”

卫玄说道:“嗯,本帅以前虽然没有见过你,但吏部的高侍郎,对你可是推崇有加,说你有栋梁之才,现在是国家危难之机,本帅有几个问题,想要问你,你尽可直言回答,无论你说什么,本帅都会赦你无罪。”

杜如晦平静地拱手行礼:“有请大帅赐问,小的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卫玄正色道:“杜如晦,你说以杨玄感的个,有可能放弃攻击东都,转而直取关中,是这样的吗?”

杜如晦面不改色,点了点:“正是,此话确实是小的与李校尉谈及军事时所说的,并无虚言。”

卫玄抚了抚自己的白须,说道:“杨玄感已经在东都城外聚兵十万,夜围攻,东都城危在旦夕,他放着到嘴的东都不去啃,却要撤围来关中,就算是为父报仇,也不至于置全军将士的生死于儿戏吧。你的这个推论,从何而来?”

杜如晦微微一笑:“很简单,因为东都他打不下来,所以他迟早要来关中,现在大帅杀了杨氏一族,又把杨素开棺焚尸,这更是会刺激他把目标对准我军,而不是继续围攻东都。”

卫玄轻轻地“哦”了一声:“你怎么就知道东都是杨玄感打不下来的?要是东都有一战之力,还至于给这样四面围攻吗?”

杜如晦摇了摇:“东都是大隋的都城,防御工事极为严密,加上有山河险阻,凭空可抵十万雄师,虽然东都的两路兵马出城战败,可是守城却是足足有余,杨玄感如果不能在第一次攻城时得手,那就只有慢慢地围攻了,他的数确实是在增加,可是军械,攻城器材却不是可以从天而降的,只要拖的时间一长,征辽大军和各路兵马杀到,他就必死无疑,所以杨玄感是聪明,绝对不会一直把时间,费在东都的围攻上。”

卫玄的嘴角勾了勾:“杜如晦,你说的有几分道理,但我军出关就是为了救援东都的,总不能坐视东都被反贼攻击,而见死不救吧。”

杜如晦叹了气:“大帅,这是军机,小的不敢妄言,小的只是从杨玄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如果小的是杨玄感,东都已无拿下的可能,全军关,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