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隋末阴雄

关灯
护眼
第一千八百零二章 杨义臣悲剧了(15更)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王世充微微一笑:“前御史大夫,现河阳郡守萧禹,刚直不阿,有民之心,如果让他去当监军,一定可以约束军纪的,微臣保举萧禹去裴将军的军中。更多小说 Ltxsfb.com”

杨广的脸色微微一变,喃喃地说道:“怎么会是萧禹?”

他犹豫了一下,说道:“萧禹这个,刚直是刚直,但是其太过坚持原则,而且脾气是又臭又硬,这个时候让他到军中,会不会文武失和,反生其呢?”

王世充摇了摇,说道:“萧禹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冷酷,不讲,微臣记得,上次雁门之围的时候,萧禹还请陛下罢征辽之役,然后对军士们重赏,以安军心的,可见他也知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古训,并不是那么教条,让他到裴仁基那里,只是起个监督的作用,必要的时候,也许他会让那些喜欢私掠战利品的将校们,把好处分给士卒呢。”

杨广还是有些不愿意,迟疑了一下后,说道:“就不能换个别去吗?”

王世充叹了气:“现在国难当,应该尽其用,微臣知道,萧禹狂妄自大,敢当众顶撞陛下,这是他被贬黜的原因,但从另一方面看,他连在圣上面前,都敢于坚持,更别说面对那些个骄兵悍将了。其实这次微臣去看过张须陀的军队,就地有些担心啊。”

杨广的脸色一变:“张须陀的军队怎么了,有什么可担心的?”

王世充咬了咬牙,说道:“这些年来,这支军队一直是由张须陀所带领的,时间长了,有私军队的意思了,全军上下,只服张须陀一,这回张将军战死,又是为了救军中的弟兄而中了流箭,更是让全军上下,痛哭流涕,远远超过了一支普通的军队,对于主帅正常的感。与其说是兵将关系,更不如说是父子关系。”

“这样靠感而非军纪维持的部队,往好里说,是将士一心,用命,往坏里说,是军士们只知有将军,不知有圣上,万一所托非,或者是领兵之起了异心,那就后果不堪设想了,陛下手中最锋利的宝剑,有可能反过来成了最可怕的敌。”

杨广的手有些发抖,一如他的声音也有些颤抖:“那,那要是朕下旨,解散张须陀所部,或者是分散编其他各军,如何?”

王世充叹了气:“这样只会适得其反,他们征战多年,早已经同手足,不可拆分,以前张须陀有个部下程咬金,因为家事回乡,结果给官府欺压,一怒加叛军,成为山东中原一带的心腹大患,现在各地官府,对于回乡的官兵,都视为贼寇,只要他们回乡去,怕是不用多久,就会上山为匪啊。”

杨广咬了咬牙:“那裴仁基也是多年宿将,难道镇不住他们吗?”

王世充摇了摇:“裴将军有自己的部曲马,这些兵,是张须陀带出来的,只怕裴将军光靠自己的本部马,难以驯服,而且老实说,大将带兵,需用军法,对于新兵来说,可以通过杀一儆百来立威,可是对这些老兵来说,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而萧禹这个监军要是过去了,跟裴仁基一个宽,一个严,如此反而能掌握将士之心,不至于生出事端。”

杨广的眉渐渐地舒展开来:“王卿,你的想法和朕完全一样,好,就依你说的办。虞侍郎,一会儿再拟一道旨意,叫河阳郡守萧禹,把手的政事转给郡丞处理,火速去荥阳裴仁基军中担任监军,每天的奏报,可以派专以密旨方式直接呈到江都,不必再东都的兵部处理了。”

虞世基恭声道:“微臣记下了。”

杨广看着王世充,继续说道:“中原一带,靠裴仁基指挥这支张须陀的旧部,再加上萧禹监军,真的就可以了吗?要不要把杨义臣的军队调往河南,一并讨贼呢?朕觉得这样比较保险吧。”

王世充微微一笑,说道:“杨义臣已经连续两场大胜了,他的部下,多是从第一次征高句丽开始,就一直带在身边的马邑兵将,刘武周谋反之后,这些马邑兵的家,不少落叛军之手,军心不稳,微臣以为,再继续让杨义臣征战,只怕部下久战疲惫,家乡又不知音信,恐非长久之道。”

杨广点了点:“卿说得很有道理,与朕的想法完全一样。那你说,应该如何解决此事呢?”

王世充正色道:“河北现在已经平定,可以让杨义臣休整一段时间,然后让他带朔州兵马回去收复马邑,如此一来,比让他渡河南下,进中原的好,中原的贼寇众多,不是几个月就能平定的,时间一长,将士思归,只怕会适得其反。”

杨广沉吟不语,没有说话,虞世基看着他的表,突然说道:“陛下,微臣斗胆启奏。”

杨广抬起了,看着虞世基,说道:“虞侍郎有什么要说的?”

虞世基说道:“刚才王通守说的好,张须陀这样的大将,长年领着自己家乡的军队,东征西讨,建立功勋的同时,也让这些将士们只知有主帅,不知有君上,杨义臣曾经任朔州总管多年,这些兵本就是他的子弟兵,陛下当年就是因为怕他尾大不掉,才征召他朝当太仆卿,可是征高句丽一役,杨义臣又恢复了军职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