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督军

关灯
护眼
第五百九十三章 游子还乡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大喊道:“大帅和参谋长都在,来迎接咱们回家。大帅给脸,咱不能自己不要!把眼泪擦了,挺起胸脯,像个男的样子!就像在花旗国的时候一样,所有都有,列队!”

士兵们同样擦着眼泪,自觉的排成队型。伤残士兵列于最后,掌旗兵从行囊中翻出珍藏的赵字军旗套在旗杆上用力的摇动,排成纵队,一名接一名走下扶梯,通过欢迎的队伍。

满眼望去,以赵冠侯为首,孙美瑶、商全、张怀之等鲁军要角尽数到齐。以这么多将星迎接一群士兵,即使在扬基,也是想不到的事。一些激动的士兵,忍不住跪下去,高喊着“大帅恩典!大帅恩典!”

陕军的士兵,则发现了抱着孩子的杨玉竹,也激动的呐喊道:“玉竹姑娘,我在这!我没有丢你的脸!我们是兵了,不是强盗……”

在整个队伍之中,陕军的数量最少,伤兵占的比例反倒最高。杨玉竹激动的抹着眼泪,看着身体残缺,甚至依裹有药布的袍泽,心里有数:这些今后的生活乃至安危,同样是自己肩上,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的未来,就看自己了。

最早扬基的五百骑兵,损失最为惨重。转战数年,十不余一,回国者不过四十几,但他们同样在海外建立了赫赫威名。让扬基乃至泰西认识到,中国亦有豪杰。数年激战,功勋彪炳,每一名幸存者,都有着可以讲上几天几夜的传奇。他们和这个时代,泰西第一流的军队,南方有名的将领进行过直面较量,且保持了尊严。

作为酬庸,这些幸存者身上都有了军衔,最低的也是中尉。其中一部分,甚至获得了扬基的勋章。走在队伍最前面的,便是一个胸前挂满扬基勋章的年轻。他到达扬基时,只是个尉官,可是如今,他的军衔,已经成了上校,亦是这些幸存者中军衔最高的一个。他的脸上,也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沉稳与成熟,脸上的伤疤,也成了他军功武勋的证明。

“小豹子,你已经长大了,成了扬基的上校,回了山东,想当啥。”赵冠侯亲切的与这名少年拥抱了一下,随即,就是孙美瑶上前,用力捶着这年轻的前胸。又摸着他的脸“这伤的好重,当时疼不疼,哭鼻子没有?”

孙飞豹,论辈分,与孙美瑶是同辈,两是堂姐弟。这个沉稳的年轻,被堂姐这一捶,黑脸涨的通红,吭哧半晌,才道:

“不疼……咱咋能哭呢。这是花旗的一个将军砍他,他绰号叫啥石墙。好多北军的将官,都在他手上吃过亏,是南方一等一的大将。最后,咱还是把他赢了。被他砍几刀,不算丢。”

他又看向赵冠侯:“大帅,俺们只要回乡,就心满意足,比起死在战场上的兄弟,能全须全尾的回来,我们都知足了。我只想给大帅当兵,别的,啥都不想当。”(未完待续。)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