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关灯
护眼
第二十八章 汤姆森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在密集的枪声中,一队队的军借助从林的掩护机警地往前冲。更多小说 Ltxsfb.com

应该说军的冲锋也不是那么不堪一击,这主要是因为军手里有大量的掷弹筒,他们可以在两百米左右就将一枚枚手雷掷向中国军队的阵地,军就是凭借着这些掷弹筒及机枪的掩护冲向中国军队。

在以往的战争中,他们的这种战术是十分有效,甚至一度国军还被军这种战术打得没办法而不得不仿制军的掷弹筒希望能以其之道还治其之身,这就是国军装备的二七式掷弹筒。但一来是中国工业能力有限仿制出来的掷弹筒无论质量还是数量都不如军,二来是中国掷弹筒手不如军那样训练有素,于是在战场上总也讨不了好。

但现在却不一样了,掷弹筒虽然能将一发发手雷抛向中国军队的阵地,但它的程毕竟只有两百余米(注:掷弹筒在使用专用炮弹时程为300米,使用手雷时程为200米,而军为了能够更方便的使用掷弹筒,常常只携带手雷而只带少量的专用炮弹)。

两百余米的程就意味着军掷弹筒手必须冲到相当近位置才有办法发,这就决定了它只能打敌的步兵而对于步兵后的迫击炮可以说是毫无办法。

而此时的中国远征军却又是一群学会了步炮协同的“美式军队”,且每个排都拥有无线步话机,于是一个个指令报上去,迫炮部队的炮弹就像长了眼睛似的直奔军掷弹筒而去,不一会儿就将军掷弹筒给打得七零八落的。这其中还有几名掷弹筒手十分聪明的一边冲锋一边快速的发……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避免在同一个地方呆得太久而被敌迫击炮锁定,但200米的距离却已进伽兰德步枪的程,于是一阵枪响之后军掷弹筒很快就被压了下去。

军还是不甘示弱,他们就算明知道失去了掷弹筒的掩护依旧嚎叫着朝前冲……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的这种做法还是相当明智的:掷弹筒被压了下去,而且敌火力还这么强,那就意味着远距离作战很可能会吃亏,也就是说只有杀进敌阵与敌绞杀在一起才能使敌的迫击炮及火力优势无法发挥。

就比如说现在。军只在刚才那一霎那就冲进了距离中国军队防线五十米左右的距离,这时中国军队手里的迫击炮就基本起不了作用了。军就在这时再次朝中国军队方向甩出一排手榴弹,之后就乘着手榴弹的烟雾及余威一声呐喊企图杀中国军队的防线。

这要是在以前,军一般都能突敌军阵中……敌我双方距离太近了。再加上又有手榴弹炸时的烟雾,敌的步枪子弹根本就来不及挡住成群成群涌上前的军,总会有几名军成为漏网之鱼冲杀进去。而这几名突敌阵的军很快就会造成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他们所产生的混会掩护越来越多的军杀敌阵。

但这一回军却发现他们并没有这么顺利,因为就在他们要冲进敌阵地时,手榴弹的烟雾后却然传来一阵“嗒嗒嗒”的声音。随着这声音而来的就是密集的呈扇形扫的子弹,他们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就一个个被打倒在地……

这就是汤姆森冲锋枪,它的程不远,只有两百米,在实战中它能在一百余米的距离上击中目标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它的优点是弹容量大速快,一个弹匣三十发子弹而且更换起来十分快速所以很适合近战。

(注:汤姆森冲锋枪有二十发弹匣、三十发弹匣、五十发弹鼓、一百发弹鼓。但二十发弹匣弹容量太少,弹鼓太过沉重、更换时间长且容易卡壳,所以美式标准汤姆森冲锋枪一般使用三十发弹匣)

这汤姆森冲锋枪因为其发时会发出像打字机一样“嗒嗒嗒”的声音,于是被美军称为芝加哥打字机。远征军的战士们则称之为“手提机枪”……这时的远征军战士根本就没有冲锋枪的慨念,只知道这玩意的速跟机枪一样快。而又能提在手上发,于是就起名为“手提机枪”。

这时的新一团每个班的班长都配一把汤姆森冲锋枪,它能够与伽兰德步枪形成了一个很好的互补:伽兰德步枪程远但速不快,汤姆森冲锋枪程却速快……这两种武器用于一个班被美军认为是最科学的搭配。

此时在冲锋枪、伽兰德及手榴弹的一阵打之下,军就成片成片的倒在战士们阵地前……他们中有些距离战士们的防线只有一步之遥,他们被子弹击中时飞出来的鲜血甚至都溅到战士们身上脸上,但就算是一步之遥也同样是没能杀进战士们的防线,也就是说战士们的火力堪堪能挡得住军的冲击。

这让张弛也感到一阵阵心惊,原因中他并不认为军会冲到这么近的距离,要知道此时战士们手里拿的可是“大八粒”。是半自动步枪,这种步枪再配上冲锋枪本应足够将军消灭在冲锋的路上才对。

但想想又觉得这并不意外。

这不只是因为他们面对的军是以强悍著称的十八师团,更是因为这里是丛林……丛林中有许多树木、植被和葛滕,这些东西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