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关灯
护眼
第一百五十五章 劳务工(二)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下午两点,邵元义睡了个午觉醒来后,便不紧不慢地赶到了自家的田里。更多小说 Ltxsfb.comn∈他的妻子娜塔西娅正在田里扎捆着麦秆,邵元义叹了气,真是闲不住的娘们,家里资产如今好歹也几千元了,大忙的时候竟然还闲不住到地里去忙活,唉,真是跌份啊。

他的两个稍大点的儿子此时也正跟在母亲身后,在地里仔细地捡拾着遗漏的麦穗,据说这是学校里给的任务,所有学生放学回家时都要到正在收割的地里捡拾麦穗,做到颗粒归仓。而每到这个时候,不管是不是自家小孩在地里捡麦穗,大们都会露出宽容的笑容,东岸的粮食价格便宜,地里遗漏的些许粮食被捡走,并没有多少在意。

他们家里总共六十亩地(一三十亩),大忙的时候请了两名意大利雇工过来帮忙,主要是扬谷、摊晒、库。邵元义是远近闻名的医生,同时也是一个民间放贷者,每年所获颇多,早就不需要从土里刨食了。只是出于一些根蒂固的习惯,他们家的这六十亩地仍然在耕种着,只不过全程都需要雇帮忙而已。

雇的一般都是由劳工经纪控制在手里的部分劳工群体(这部分的所有权没有转让给东岸政府),他们平时在各个用工工地上“搬砖”,农忙时受高工资吸引跑到农村去打短工,即主要承担割麦(不是所有地方都有收割机)、脱粒、扬晒以及后续的粮食打包出售等工作,都是重体力活,赚的也都是辛苦钱。

邵元义家的六十亩地有四十亩种了小麦。另外二十亩休耕地上种满了苜蓿。此时地里的麦子已经快被收完了。邵元义无心再看。便准备打道回府,不意在村的小树林边碰上了前来收购麦子的高进忠。

高进忠是如今规模越来越大的兔子厂的主要合伙之一,这些年来他们“东征西讨”,不但一举统一了镇海县的面市场,如今更是开始向邻近的中山县、西湖县进军,并与本地的企业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而作为竞争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小麦这种原材料的抢购从一开始就进了白热化的阶段,各大面加工作坊的业主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开始到各自相熟的乡下去抢购。

今年也不例外,从收获季一开始,高进忠等就来到了有着几位战友工作(都是乡部)的牧岭乡,准备借着他们的便利收购粮食——主要需要他们帮忙联系运输船的租赁事宜,这些内河运输船在如今的东岸共和国那是相当的紧俏,国营内河运输公司的船一般都承担着诸如矿石、铁轨、机器、建筑材料、煤炭等大宗运输任务,根本没多余运力;而私出资购买的内河运输船的工作程也是排得满满的,没点关系没点贸贸然找上门去,可不一定能租得到船。

邵元义作为民间放贷,经常有急需用钱的农民将粮食低价当给他。因此他家专门修了一个粮库,用来存放收来的各种死当粮食。久而久之。高进忠也知道他家里有很多存粮,因此经常上门收购,一来二去之下两便有了些

此刻在外面偶遇,那自然也是要打一声招呼的,因此只见邵元义朝高进忠挥了挥手,笑着说道:“今年来得可真急,这粮食才刚刚开割呢,你就来了。现在生意这么红火了?看来这两年国内丁真是多了不少啊,也幸好粮食连年增产,不然的话,可不一定能养活这么多张吃饭的嘴。”

“哪有!这生意比以前更难做了啊。”高进忠一见面就先哀叹了一声,然后又解释道:“贵县西湖镇的临湖面厂,现在和我们争得很厉害啊。听说现在大丰食品公司制作饼的面都是问他们购买的,另外雅库伊河沿岸的几个国家开拓总局分部也在向他们订购面。妈的,攀上高枝了,现在横得很,势有点要起来的意思。”

“大丰食品公司的饼?”邵元义一听高进忠的话,脑海里就立刻浮现起了今早他儿子吃的饼——一种用优质面、黄油和糖制成的饼。这种饼目前刚刚投放市场几个月,价格还比较昂贵,收一般的家庭还是把这种新鲜食品当做奢侈品来看待的,也就邵元义这种不差钱的土豪会给自己孩子买着来当零食吃。当然他自己也非常吃这种又甜又酥的食品,尤其是其中的“福”字系列(东岸饼共有四个系列,即“福禄寿喜”系列,以饼上刻的字为准),更是他的最

“别灰心啊,你们厂也不差的,建三局、四局建筑队那么多,一直在买你们的面,这生意也不小了,就知足吧,别的制小作坊还羡慕你们呢。”邵元义哈哈一笑,说道。

“这不能比的啊。”邵元义不说还好,一说高进忠更是满脸苦相,只听他说道:“家临湖面厂卖的都是二等、三等面,卖给大丰食品公司的甚至是一等、特等面,这里面的利润太大了。而我们呢,卖给建筑队的以四等面居多(混合了大量麸皮,颜色发黑),偶尔才有点二等、三等面,这利润率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啊。”

高进忠这么一说邵元义算是明白过来了,合着建三局、四局的部们根本不把旗下的建筑工当看,为了省钱使劲买最便宜的劣质面给他们吃——其实严格来说,这种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